可惜熊廷弼根本不吃他們那套,他性如烈火,眼裡根本容不得沙子。
一怒之下,他把那些聯名上書的將領全部痛批了一頓,一些職位比較低的,例如千戶把總之類的,貶了不知道多少。
還有一些他早就看不順眼,亦或混日子的那些老油子,以及將門軍閥的餘孽,更是直接逐出了軍營。
熊廷弼早就想給全軍來一次大換血,光是把中高層將領清除並不能根除,因此他早就盤算好了。
他就是要逼得這些人狗急跳牆,他好來一次殺雞儆猴,震懾一下那些還心存僥倖,暗地裡小動作不斷的人。
把這些人剔除一部分後,熊廷弼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自己的親衛標營之中那些作戰悍勇計程車卒,下放到各軍各營之中。
安插親信部下掌控軍隊,真正做到說一不二,也可以補充新鮮血液整頓軍心士氣,。
他這一次的動作是極冒險且大膽的,要知道他可是徹徹底底的犯了眾怒。
凡屬軍、政、商的人,哪一個不在心裡大罵熊廷弼的祖宗。
但他們也只敢在心裡暗罵而已,表面上還是恭恭順順,唯命是從。
沒有其他原因,熊廷弼後面有皇帝的全力支援,這早已是不公開的秘密了。
新來的巡撫,也是很少干涉軍事,也從不和他們搞所謂的人情世故,拉攏關係。
洪承疇是個聰明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處境,他來這裡是來協助熊廷弼的。
而不是來和熊廷弼作對的,這是皇帝明確交代了的,做的好的話,將來的平奴之功有他一份。
如果他敢和自己的前任那樣,洪承疇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和下場。
以前袁應泰在的時候,他們藉助將門的影響力,以及掌控的軍隊,還算是有些實力。
對於熊廷弼這個遼東經略的、命令,他們可聽可不聽,甚至於還可以挖坑讓他跳。
而現在將門基本不復存在,軍隊又來了一波大換血,後面的遼陽還有皇帝的軍隊駐守。
他們要是想和以前一樣,那就和找死沒區別。
現在他們唯一能夠倚仗的,還是那些商人糧戶。
以前他們只是因為彼此的利益,而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
沒有了一個強硬的後臺,他們根本就無法和熊廷弼抗衡,甚至於連叫板的資格都沒有了。
這次過後,熊廷弼原先制定的規劃和戰略態勢終於是實現了。
接下來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收攏遇難得流民,招募青壯操練軍士即可。
在他原本的設想計劃中,是需要十八萬精銳才可以剿滅建奴的。
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給他個十萬八萬的精兵,他就有足夠的信心,在野戰中擊敗老奴,徹底掃清奴患。
在他的努力下,瀋陽的遼軍已經基本脫離了以往的,軍閥性質,也不敢再和經略以及朝廷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