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個自私自利的傢伙,必定是從心裡痛恨自己的。
如果不是這登基的一年多,朱由校表現出了一點手腕和心狠,他估計早就有所行動了。
“回皇爺,據說上次朝會結束後,朱純臣在出宮的途中與他人抱怨道。”
“他成國公一脈是世襲武將,掌管京畿軍隊大權,且東平郡王是隨成廟爺爺南征北戰,打下江山的靖難功臣,竟然比不上靠著裙帶關係才堪堪封伯的軟腳蝦。”
聽到這話朱由校自己都感到一陣噁心,這貨也好意思說別人是軟腳蝦。
“那之後呢,太妃的反應又是如何?”
朱由校此時也好奇了,劉太妃在這宮裡呆了幾十年,從來就不過問外面的事情。
當年不管是國本之爭,還是三大案,他都是假裝不知道,跟個沒事人一樣默不作聲。
這次在飯桌上竟然有為勳貴說話的意思,他就非常想知道事情的全部經過。
“太妃向慈寧宮的太監宮女們詢問,這段時間朝廷的國政以及人事安排。”
“以及勳貴們的情況,最重要的是,太妃詢問了陛下是否對勳貴有意見。”
“慈寧宮中的太監宮女,都是依照事實來回答,知道便是知道,沒有弄虛作假誇大其詞。”
這一點朱由校還是頗為滿意的,兩次清洗皇宮,大批次的換人還是有效果的。
只是這勳貴,著實讓毫無準備的朱由校犯難了起來,他現在正是和文官們較量的關鍵時刻,可不希望他們也站在對立面給自己搗亂。
等劉若愚退下之後,朱由校連夜召見了許顯純,讓他從緹騎中挑選出善於跟蹤和打探的精幹人手,牢牢盯著那些勳貴。
並且讓楊寰去民間招募青少年入錦衣衛,按照他的方法嚴格訓練,專司調查和監視這些勳貴大官。
這一招他是學習的朱元璋,洪武年的錦衣衛,那才真正的是厲害,大臣們一天吃了多少飯,上了幾次廁所他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現在的錦衣衛,遠遠不能及也,儘管已經整頓過了,但還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標準。
這一場和文官的利益政治搏鬥,短時間內或許可以分出勝負,但是卻不能做到真正的斬草除根。
朱元璋和朱棣兩代雄主,連續狠壓了半個多世紀,文官們都耐得住,最終可以做到翻身反彈,更何況是現在。
為了避免這些人狗急跳牆,朱由校又召見了御林軍統領馬祥麟和御馬監大太監王體乾。
他們兩個負責內城和皇宮防務的,如今這個形勢,有一些事他必須得安排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