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狗眼看人低,早就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一個七品的縣城小官,就敢狗仗人勢的作威作福,讓一個堂堂的參將或遊擊給他行大禮。
雖然他們一直呆在南京守衛著孝陵,可也不是不聞世事,平日裡遭到的鄙夷也不在少數。
像劉義隆這種掌握著一方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自然是不必多說,尾巴早就已經翹到天上去了。
因此李三才也是憋了口氣,今日要殺殺他的威風不可,讓他也嚐嚐被鄙夷羞辱的滋味。
直接闖進他的住宅,也是他下的軍令,他可不會在外面傻乎乎的等著這位大老爺接見。
“大司馬,本將軍是來傳達陛下諭令的,旨意在此,你還是看了之後再說吧!”
一聽有皇帝的旨意,劉義隆也就沒有繼續興師問罪,他整理好衣冠著裝後,雙手接了過來。
一開始他的臉上還帶著那麼一絲微笑,可看過內容之後,眼睛瞪的都要有雞蛋那麼大了。
他被罷免官職了,還要被圈禁在家裡,不得外出一步,不準與任何人見面交流。
這是怎麼了?皇帝想要幹什麼?居然不聲不響的,直接越過了朝廷和內閣來下達詔命?
“大膽,居然敢偽造陛下手諭,本官看你們是活膩了!”
他是絕對不會相信的,況且就算是真的,他也絕對不會去接受承認這樣一份,毫無權威性的中旨性質諭令的。
“你看清楚了,手諭上可是蓋了陛下的玉璽,和司禮監的紅印的,你莫非想違抗諭令?”
李之才也是毫不的示弱的當即怒喝,嗓門直接大了幾倍,氣勢瞬間就壓過了劉義隆。
劉義隆經過此言提醒,又偷偷瞟了一眼,之間手諭上確實有玉璽印,他已經相信這是真的了。
可惜他是不會奉這樣一份諭令的,別說只是一份手諭了,就算是中旨,他也一樣敢駁回。
見劉義隆不奉皇帝的諭令,還在那裡嘰裡呱啦的威脅他們,李之才當即讓自己的兩個親兵衝上前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這下他才是真的服軟了,趴在地上抱著頭連連求饒,這才放過他。
隨後李之才留下了一百人專門看守他,並拿走了他的官印和符節。
凌晨時分,當天空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南京防務兵備駐守軍團三萬多人已經全部組織了起來。
皇城和京城內外遍佈崗哨,幾十座城門也全部接管了起來,老百姓出門一看,根本不明所以,只知道一夜之間,整個金陵城的天好像就變了。(南京是官方稱呼,有時也會稱南都,民間更廣泛的叫法一直是金陵城。)
一些官員和大戶見到一隊隊披著胸甲的軍士在城中街道巡邏時,心中不慌不安是假的。(南軍與北軍差別很多,很多連甲冑都沒有,能披個胸甲已經非常豪華了。)
這樣的事,自大明朝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呢,也只有靖難之役,燕藩攻入南京時才出現過這種軍隊接管城池的情況。
新年的喜慶和彩頭就這樣消散了,在沉寂了一天後,許多做賊心虛的官員和士族大戶們,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躁動了。
他們派出自己的心腹,出門互相打探著最新的情況,想要知道此事因何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