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頓時不淡定了,皇帝居然要承諾將來幫助林丹汗重新收復漠南草原以及蒙古各部?他們沒聽錯吧?
首輔王象乾拖著老邁的身子緩步上前,連忙追問皇帝道:
“陛下,這和談之事臣不反對,可這後面的承諾又是為何?臣請陛下三思!”
朱由校暗自苦笑,他知道他的話讓他們誤會了。
他怎麼可能會幫林丹汗去統一蒙古呢,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嘛?
“你們都誤會朕的意思了,怪朕沒有說清楚!”
“朕的意思是,先穩住林丹汗,將他的怒氣和怨氣轉移到建奴和科爾沁部身上!”
“我們可以利用他對科爾沁部與建奴的仇恨,為我所用!”
“老奴在遼東的進取之路被我們封鎖,依他的性子和野心,肯定是不會坐以待斃的。”
“不能在遼東和朝鮮獲利,他的目光和野心,必然指向極為弱勢的漠南林丹汗所部!”
“你們也看到了,林丹汗根本不是老奴的對手,如果我們還不管不顧,林丹汗不是徹底敗於老奴之手,就是遠遁到其他地方!”
“草原雖然不是什麼富庶之地,但勝在地廣,如林丹汗在,將是我大明北疆之屏障,為我大明抵禦來自北疆的軍事威脅!”
“如果讓老奴佔據了偌大的漠南草原,那麼他的兵鋒就可以直指長城,這對我們,是極為不利的。”
“戰爭的主動權,就掌握在了他的手裡,他會像蒙古人一樣,尋找戰機跟突破口,發動突襲,進行搶掠破壞!”
“那對我居住在邊境之地的百姓子民,又是一場浩劫!”
諸位大臣深以為然,草原如此廣闊,老奴要是選擇越過遼東,從這裡出兵,攻擊大明的長城邊境,確實是一樁麻煩事。
有林丹汗在北面,不指望他能擊敗老奴,但也可以起到一個前哨和牽制的作用。
他把萬曆年間,在抗倭援朝中立了大功的沈惟敬拿出來進行更加通透的解釋。
總之就是一個宗旨,那就是儘可能的去忽悠林丹汗。
只要是對大明朝有利,對他朱由校有利,一切都好說,什麼承諾都可以保證。
只是事後會不會兌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