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仔細研究過這些商人的分佈位置,和當地的情況,最後還是決定,先從張家口這個北方最大的貿易市場入手。
張家口完全可以說是漠南蒙古和土默特蒙古諸部的生命線,也是國內商人,賺的盆滿缽滿的重要途徑。
大明朝在北境,一共開通了四個地區,與蒙古各部進行官方的互市貿易,分別是新平堡、守口堡、得勝堡和張家口。
其中張家口,是雙方最為重要的互市貿易地區,因為四個地區,只有這裡,是全年開放,且不受戰爭影響的。
其他的三個地區,一年只開放一次,一次一個月,也就是說,只有在朝廷限定的大型互市週期,限期開放,其他的時間都是關閉的。
也正是因為張家口穩定且有朝廷官方支援的緣故,這裡也吸引了無數的商人來。
張家口原本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軍堡而已,但就因為互市貿易的原因,這裡的經濟發展速度快的驚人。
從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堡,成為了如今整個北境最繁榮、商業最發達的城寨。
只要來了這裡的商人,就沒有不賺錢的,根本就不存在虧本一說。
而這麼賺錢的地方,除了每年舉辦一次的大型互市。
在平時貿易中,朝廷一點好處都撈不著,國庫一點收入都沒有增加,有時甚至還要倒貼錢進去,簡直是無盡的諷刺。
如果能把張家口給一鍋端了,不止能打擊到國內的這些黑心無良商人。
還可以直接影響到關外的蒙古各部,自己也能順手發一筆橫財。
如果把他們的那些罪行公之於眾,還可以增加朝廷的聲望,以及他這個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好印象好名聲。
只要能夠如他預期的那般順利進行,張家口的這筆財富收入,也必定讓他都要為之震驚。
基本上整個北方,家裡有點背景實力的,都在這裡開了商鋪,或是有商隊來往,和蒙古人進行互市。
就連很多的官員,朝堂上這些平日裡裝的兩袖清風的朝臣,也或多或少的參與其中,倒賣糧食鐵器等物資給蒙古人。
甚至還有一些貪得無厭、不知足的勳貴,也多多少少的參與進去,和那些商人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
這一次,他就要出其不意的將他們給一網打盡。
不會管你是誰,有什麼背景後臺,凡是在張家口經營的,一律查抄了。
反正這些也是他們從老百姓身上搜刮的錢財,自己收回來理所當然,不會有絲毫的罪惡感。
像這種地方,那些真正有良心的、愛國的、心中有大義的商人,基本上是不會在張家口這種魚龍混雜的地區有業務的。
因此也不存在會有錯殺的情況,就算有,那機率也是非常小的,一百家或許會有一兩家失這樣的情況。
因為京師離張家口近的緣故,朱由校便想親自下場,來指揮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肅清北境奸商的行動。
張家口又在宣鎮的旁邊,朱由校也早已下達了旨意給滿桂,要求他務必配合馬祥麟的一切行動。
宣鎮的那些文臣武將,在這段時期內,要嚴密的監視起來,做到萬無一失。
並讓他派出騎兵,和馬祥麟的軍隊合兵,包圍封鎖張家口的所有出入口,期間但有從張家口出來的人,一律緝拿,不管是什麼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