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完美暴君> 第三百零六章 土地兼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六章 土地兼併 (1 / 2)

朱由校將各族和各地區的土司人口的居民徹底清查了一遍,先將他們重新編戶,確認有多少戶以後。

他又將原本的秩序和戶籍全部打亂重組,同一個民族的,不能全部居住在一個地方。

尤其是那些原本就生活在一起的,要將他們分的遠遠的,無法取得聯絡的那種。

和其他的省一樣,設立府縣裡甲制,然後分派官員下去下去進行管轄治理。

然後又將清查出來的土地良田,按照每戶的人口,合理的進行分配。

不過這些土地良田,卻不是屬於他們的,也不屬於地方官府,而是屬於朝廷,直接歸屬戶部管轄。

明末最大的問題,實際上所有封建王朝的晚期,之所以會民怨沸騰,造反起義不斷。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人口土地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這是直到民國時期都無法避免的通病。

在工商業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代,土地就是一切,土地不止是百姓的命根子,同樣是一個王朝的命根子,是皇帝能夠穩定自己位置的關鍵因素和資源。

能夠耕種的土地就只有這麼多,他可不會像人一樣,會一直不斷的生出新的來,除非國家開疆拓土,然後下血本組織大量的百姓進行遷徙,然後幫助他們定居開荒。

遼東就是這樣,當年大明朝立國之處,太祖皇帝一直都在開發遼東。

並讓遼王領重兵駐紮在廣寧,平定當時盤踞在東北地區,白山黑水間的蠻夷和野人部落。

為開荒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準備將遼東打造成北方一座重鎮。

等一切落定,軍隊可以自給自足以後,就可以直接出兵,配合關內的明軍夾擊蒙古。

可惜戰略還在實施中,就已經被扼殺在了搖籃中。

可開墾這些從未種植過的荒地,不止需要足夠的人手,還需要時間去將地給養肥才行。

這也是為什麼,漢人王朝打下漢地十八省後就不思進取的原因,可以耕種的好土地,全部有了。

對於一個靠土地糧食發展的王朝,自然是不會再去耗費錢糧人口的。

土地無法增長,人口卻不會停止增長,人越來越多,可以分配的土司越來越少,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自然是開始走下坡路的。

萬曆十五年之前,為何被稱為正統年以後,明朝最為富有,百姓生活的最好的時代。

就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和一條鞭法,將全國的土地重新丈量了一遍,然後進行合理的分配,資源暫時得以均衡,百姓的生活自然好了起來。

為什麼當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一個煥發生機活力的,穩定的大一統新王朝後,這個王朝的初期,國家的經濟會急劇上升呢。

也是因為資源均衡分配的原因,剛剛經歷了戰爭動亂的民眾,急需休養生息,而此時剛好又是人少地多。

農民百姓一輩子最開心的是什麼,就是有良田可以耕種,家中有餘糧,可以吃飽穿暖。

但沒有一個王朝,意識到私有化的危害,和國有化的重要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