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歸流的政策一出,就在兩省引起軒然大波,不論是土司還百姓,包括當地的官員,無不驚訝。
他們原以為,皇帝殺了這麼多人,抄了這麼多家已經足夠了,可沒想到皇帝的野心和想法居然這麼驚人,想要一舉廢除已經存在了千年的土司制度。
不管是唐朝還是蒙元,亦或本朝的太祖皇帝,都嘗試過要廢除土司的,可惜最後均以失敗而告終。
而且朝廷和土司們的每一次爭奪,朝廷都從來沒有佔到過明顯的好處,反而因此失利不少。
蒙元的馬夠不夠快,他們的彎刀夠不夠鋒利,打下這麼大一片疆土,卻也只能壓制,而不能根治。
陛下這一次是太過急功近利了,以為打了兩場勝仗,剿滅了幾個勢力大的土司就萬事太平了?
他們在本地為官這麼多年,雖然是剝削壓迫他們,但那也是針對那些無權無勢平民百姓,手上有兵有權的土司,他們可是能避開就避開的。
官員的反應都這麼大,真正的“受害者”,各族的土司自然是不必多說。
他們得知是皇帝在西南,立刻聯名上奏了一份奏本,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中也有幾分威脅的意思在裡面,我們集體反對,就看你敢不敢真的下死手。
並且他們還用錢財買通了許多的地方官員,請他們也寫一份奏本,向皇帝講清其中的利害關係。
並且直言說道,要是沒有他們這些土司存在,幫助朝廷管轄治理地方,各族之間必然是矛盾不斷,等激發到一個點後,肯定是一發不可收拾。
到時朝廷又要派軍隊來平叛,又要撥給錢糧安撫百姓,進行戰後重建恢復工作,所需糜費不知幾何。
朱由校看了他們各自的奏本以後,直接當著將領和那些親皇土司首領的面給扔到了火爐當中付之一炬。
火光照亮在這位年輕俊朗的皇帝臉上,加上此時的氣氛,此時的朱由校顯得頗為威武霸氣。
“朕領軍打仗,四處平叛的時候,這些人連個屁都放不出來,現在朕要改革,勸諫的奏疏倒是在朕的面前堆積如山。”
“朕有時在想,他們是朝廷的官員還是土司們的官員?”
“他們究竟是朕的臣子,還是這些首領的臣子?”
“他們以前犯的那些貪贓枉法的事,以為朕什麼都不知道嘛?”
“朕給了他們一次機會,沒去找他們麻煩,現在倒好,找朕的麻煩來了。”
說完便從自己的腰間解下了玉佩,隨手扔給了站在旁邊的馬祥麟,威嚴的說道:
“瑞徵,持朕的玉佩和聖旨,去營外調集五百御林軍,一千虎賁衛士,拿人去吧!”
“臣去了!”
當地的這些官員,朱由校已經忍他們很久了,之前是因為前線打仗,而沒有大動干戈,現在到了該清洗的時候了。
世人都說,京師朝堂上的官員喝人血吃人肉,可他們哪裡知道,在禍害百姓這一點上,地方官員可比他們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