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情報工作做的非常好,將明軍在整個川蜀地區和貴州北部的防守軍備問題全部摸清了,對於局勢也分析的非常明朗。
按照他們先前所計劃的,起兵之後,當兵分兩路,一路主力一路偏師。
主力部隊有奢崇明和奢寅父子親自率領,起步騎大軍三萬,北上攻取瀘州,開啟通往重慶的南大門。
等攻下瀘州以後,他的大軍就可以順著長江直馳而下,直逼重慶府。
偏師則起步軍七千,由奢崇明的女婿樊龍和麾下大將張彤率領,攻取遵義。
遵義與播州臨近,奢崇明打算吸收那裡的土司,一同加入他的起義大軍,以壯聲勢。
播州雖早已不如當年,但把他們的勢力好好整合一下,仍然是一股不錯的軍事助力。
偏師大軍在攻略了遵義以後,便開始朝東北方向進兵,那裡有不少的苗族的土司,奢崇明自然也是不會放過收編他們的。
到時兩面夾攻重慶,攻取了重慶這座重鎮以後,那他反明大業的第一步,就正式宣告勝利了。
這兩個地區明軍根本就毫無防備可言,連衛所都只有一個,幾千人在他的數萬大軍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他根本就沒放在眼裡。
奢崇明之前還特意去觀察過,裡面的軍士戰鬥力也不是很強,甚至有大半的空響,其中最多也就還有一半的能戰之兵。
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成都城內的駐守營兵和石柱縣的白桿兵。
成都的那些營兵,大半都是巡撫的標營親衛,還有一些將領的親兵,戰鬥力還是相當強悍的,要應付起來頗為棘手。
為了以防萬一,穩定住自己的後方大本營,奢崇明專門留下了自己的弟弟奢崇輝留守永寧,並留了近兩萬的兵馬給他。
“傳我的軍令,各營各軍,休整一日,到後日凌晨三更時分,埋鍋造飯,五更出發,直取瀘州、遵義!”
……
……
位於重慶東部的石柱縣當中,一支旗幟鮮明、訓練有素、軍容整齊的大軍正井然有序的排列在校場之內。
他們身著的盔甲各不一樣,有邊軍制式的布面甲、也有南軍制式的皮甲胸甲,以及一種明顯可以看出是自制的鐵甲。
甲冑制式雖然不同,但顏色卻都是銀白二色,看上去也令人頗為賞心悅目。
校場的高臺之上,一名體型身材完全不輸男丁的女將,正手持令旗在指揮著全軍。
此人正是代夫承襲石柱宣慰使之職的女將秦良玉,也是大明朝,土司當中唯一一個女首領,她的威名,早已響透了西南幾省的各個角落。
她所編練統領的白桿兵,令敵人聞風喪膽,與戚家軍一樣,白桿兵自成軍之日起,南征北戰大小百多場,還未嘗一敗,至今已歷二十餘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