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朱由校的氣終於是散了,他將屏風撤去,望著內殿中的一處位置。
就在幾個月前,他的爺爺萬曆皇帝,就是在這裡滿不甘心而又無可奈何的與世長辭。
隨皇帝而入的王象乾等人只是靜靜的站在後面,他們看的出,年輕的陛下是在為自己的爺爺報仇,那個被朝臣逼的幾十年不出宮的先皇帝。
只能說天道好輪迴,當年文官是如何對先皇帝的,今日的陛下就如何對待他們。
“司禮監擬旨,朕南行期間,朝中與京師的一應大小事務全部交於總理衙門處置!”
“王象乾、徐光啟、程國祥、宋應星、張維賢為總事理政大臣,朕不在時,可代朕行使皇帝的權力!”
“加封英國公張維賢為總領京畿兵馬總兵官,京畿之地,凡衛所兵丁、各地守軍以及羽林軍衛士,全部管轄統領!”
“兵部尚書王在晉全權處理九邊軍務以及遼鎮之事,但遇緊急情況,有當機立斷之權,各鎮將官出了問題,有先斬後奏之權!”
“內閣次輔徐光啟,統轄內城御林軍,自今日起,凡進入內城之人,全部要嚴格檢查盤問,凡是南方來的,不管是商隊還是什麼,物品可進人不得進!”
“朕領軍出征後,依照舊制,京師全城實施軍管,朕會調李文勝領精兵入城駐防,防衛京師九門以及太倉與戶部糧倉!”
朱由校的一眾心腹大臣當即作揖抱拳道:
“臣等領旨!”
雖然權力分的很散,但是也還算細緻,沒有重疊衝突的地方。
而且他任命的這些留守大臣,也不是那種整日想著爭權奪利的人,對自己的忠誠度目前也算最高的,只要沒有意外橫生,就算自己出去個一年半載的,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至於皇城當中,朱由校還是和上次一樣,不過這次掌握大權的不在是劉太妃了,而是他的妻子張皇后。
錦衣衛和東廠也不必喬裝打扮遮遮掩掩了,他將這兩大特務機構全權交給她來管理,魏忠賢和楊寰將留在京師,受皇后的懿旨調遣。
他上次擬寫的那份遺詔,至今沒有動過,還完好的放在暖閣的御案之下。
隨後朱由校又擬了一道旨意,這一份聖旨是用來宣告天下的,但實則是他用來迷惑外人的。
聖旨當中寫道,他將於一個月後親往陝西賑災撫民,連南方的字眼都沒有提及。
只有幾位總理大臣知道,皇帝在三日後就會由城外軍營秘密出發,直奔西安而去,途中也不會逗留,更不用說去陝西了。
臨行之前,朱由校特意帶著張皇后前往了蘇純妃的寢殿,一直待到深夜,隨後便換上了甲冑,帶著馬祥麟和一千御林軍悄悄出了皇宮直奔永定門。
可實際上,朱由校連幾位總理大臣都矇騙了,他今晚就要領軍出發,刻不容緩,現在已經八月了,距離土司造反的日子已經迫在眉睫。
軍營之內,偌大的操練場上燈火通明,兩千名護衛騎兵和前些日子編練的一支夜戰軍隊早已準備妥當。
朱由校簡單的檢閱了一下這支要隨他一同南行的軍隊,確認諸事無誤後,他便下令開始集結。
在一處角落當中,張維賢就坐在靠椅上。
他的兒子張之極在旁邊小聲呼喚道:
“父親,陛下來了!”
昏昏欲睡的張維賢立刻驚醒,在家丁的攙扶下艱難起身向朱由校行了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