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明律,你就算有十個頭也不夠砍的,更不用說你今日是在朝堂上當著萬歲爺和文武百官的面了。”
“念你是初犯,就酌情從輕處置,來人,拖下去廷仗五十,罷免官職,逐出京師!”
殿內的侍衛偷偷撇了一眼御案上面,見皇帝沒有阻止,扶著腰刀大步上前,迅速將這個官員給拉了出去,很快就響起了一聲聲的慘叫。
這事不是朱由校默許的,而是他特意交代了王朝輔的,只要敢非議先帝,不管何人,一律按大明律來處置,皇帝的權威,不準任何人輕蔑侮辱。
但皇帝的權威有時候也不能完全壓服眾人,就算有前車之鑑擺在那裡,也還是有人前赴後繼。
之前那名暗中吐槽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的中年官員在殿門口那個不起眼的位置大步上前,待走到中間位置時作揖說道:
“陛下,縱使王生口無遮攔、衝撞了先帝,可說的也確是實情,南方各地並無戰事,陛下如想南巡,儘可直說,何必遮遮掩掩的找這些不切實際的藉口呢?”
“臣還要彈劾西廠提督王朝輔,干預朝政、危害忠臣義士!”
“朝政之事,是由君臣討論定奪之,何時需要一個區區閹宦出來指手畫腳?”
“陛下尚且年輕,或被此等奸人矇蔽其中,陛下已經放任一個魏忠賢胡作非為,難道如今又要養出一個王朝輔來害我皇明?”
“臣請陛下立即誅殺魏忠賢與王朝輔二人,還我大明朝政清明,造福百姓,陛下,天下百姓無一不恨此二賊,請陛下當即決斷,這是天下萬民之願啊!”
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被人罵成這樣,王朝輔氣的臉紅脖子粗,手中的拂塵杆子都快要斷了。
朱由校也沒想到,一個既不入流又不起眼的小官是今日的配角,看來他還是太自信了。
而朝中大部官員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桿,這句句說到他們心裡去了啊,正是把他們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說出來。
有一部分較為憤青的官員更是喜色溢於言表,就差沒大聲喊出一個好字了。
他們反應也極為迅速,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走出了佇列,站在那名中年官員的後面表態支援,請誅魏忠賢和王朝輔。
但他噴完王朝輔還不算完,此人又接著說道:
“今日臣之言句句肺腑,就算陛下不喜,臣依然要說,陛下應該清楚,我大明如今時局動盪,遼地百姓人心惶惶,正是陛下勵精圖治、大展鴻圖的治國良機,難道陛下要置遼地百姓不顧嘛?”
“陛下寵信奸賊而遠賢臣,豈不知此乃禍國之舉?漢唐之舊事莫非要在我大明重演?”
“臣聽聞陛下喜好研讀史書,陛下難道不知,唐太宗曾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更何況天子行事應光明磊落,而不是一味只顧自己喜好,關外的老奴和蒙古雖敗於我大明,但尚且還有幾分實力,陛下此時南下,會讓天下人如何看?”
“而且就算臣等同意陛下南巡,可隨駕南巡的儀仗、衛隊、官員等一應事物不知要耗資多少糜費,陛下時常與臣等強調要節儉,要體桖百姓,難道陛下忘了自己所說不成?”
“臣誓死反對陛下離京南巡,陛下如要不顧天下百姓一意孤行,就請陛下先從臣的屍體上踏過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