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西班牙人在呂宋島針對漢人的兩次大屠殺事件在歷史上並沒有過多的記載,甚至鮮為人知。
兩次的屠殺,大明沒有任何的反應,甚至連口頭警告都沒有,因為當時的大明黨爭無比激烈,皇帝和朝臣哪一個都不想過問此事,完全助長了西班牙人的囂張氣焰。
因為他們的不作為,導致大明在南洋所剩無幾的威望也徹底喪失了。
而西班牙也因此更加輕視身為亞洲老大的大明,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
實際上,西班牙人不止有這兩次屠殺,他們在崇禎十二年、永曆十八年,還有過兩次大規模屠殺,主要的針對目標就是漢人。
崇禎年間這場屠殺發生後,奏報傳回北京,皇帝和朝臣連看都懶得看,因為那個時候,滿清處處威脅著京師,李自成又東山再起,皇帝都自身難保了,哪還有心思管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
而永曆十八年的那場屠殺訊息傳到臺灣後,延平郡王鄭成功怒氣沖天,當即發誓要親率艦隊南下攻滅盤踞在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
可惜他還沒有開始這一軍事計劃,就因為身染疾病的原因而英年早逝,鄭成功死了以後,臺灣的鄭氏王朝陷入了王位爭奪之中,根本沒有人在意這場距離他們遙遠無比屠殺事件。
而當時滿清也已經入主了中原,他們向來視漢人為外人、敵人,更加不可能去施以援手,他們巴不得洋人多殺一點。
朱由校之所以提起此事,雖然有為這些遭難的子民而感到痛心,但更多的原因還是關乎大明的國威。
袁可立站在一旁聽的也是痛心疾首,但根本不敢接話,陛下所說的實在是太敏感了,這都扯到先帝身上了。
“愛卿來看,這一望無際的海洋,是多麼的廣闊?而這片海洋,卻無一處是屬於我大明的,嘉靖年間的倭亂,真的都是那些日本的浪人所為嘛?”
“朕讓你去巡撫登萊,並不是就簡單的打造一支水師,而是要打造出一支真正可以出海作戰的艦隊,這支艦隊要比永樂年間鄭和船隊的規模更大,艦隊的實力要比那些紅毛夷的更強。”
“陛下,如要打造這樣一支艦隊,那所需的時日恐怕至少也得兩三年,所耗費的錢糧物資更是數不勝數,臣雖也支援陛下的宏圖大略,亦知海防關鍵。”
“可如今我大明實在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臣以為,可暫時先準備起來,等平滅建奴以後,再著重實行此策。”
這樣一支艦隊,以朝廷如今的國力根本供養不起,國庫那一年幾百萬兩的收入發完官員俸銀和軍響以後就所剩無幾了。
朱由校又怎麼不想慢慢來呢,只是形勢不等人啊,開海之事實在是太過重要了,必須要早日佈局準備。
“朕知道你是在擔憂國庫空虛一事,朕又何嘗不知道?”
“愛卿,那些西洋國家的疆域甚至還沒我大明一個布政使司大,他們的底蘊相比我大明更是如同孩童一般。”
“可為何他們能出海遠航?為何他們能擁有如此強大的海上艦隊?他們的國家財富真的能支撐起來嘛?”
“可為何他們還是前赴後繼的出海?為何還要大力的發展海外?因為海外的財富,足以讓任何人願意捨棄性命去爭奪。”
“就說當下,在南洋就有一個英國人的據點,名為東印度公司,這個所謂的東印度公司,就如同我大明的那些商會一般,在那裡任職的人,都是商人。”
“可就是這個猶如商會一般的集團,卻控制著大片的土地以及廣闊的海洋,它的實力遠比當地的國家強上無數倍,每年通商所賺取的金銀,比我大明一年的稅收還要多出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