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一問,眾人也將目光放在了這個蒙古人的身上,阿海來緊張道:
“回大皇帝陛下,奴才的部落距離察漢浩特城有四百多里,歸敖漢部管轄,就在這裡!”
阿海來指著地圖上一處標點說道。
孫雲鶴也在一旁解釋道:
“陛下,這個敖漢部是一個萬戶。”
“是的,大皇帝陛下,奴才的父親正是敖漢部的千戶長!”
這樣看來這阿海來之前所說的都是真的,應該是沒問題了,朱由校也稍稍放心了些,就看那封信是什麼內容了。
這個部落比較靠近遼東一點,而且草原上的四百里,真的不是非常遠,騎馬行軍三五天就到了,或許真的可以利用一番。
朱由校看著察漢浩特城的位置開始沉思起來,這個位置應該在後世的赤峰市周圍,距離關內太遠了,朱由校是不可能千里遠征的。
自己根本不具備這種條件,而且此次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什麼一戰征服漠南蒙古,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管是時機還是實力,都還差的很遠,只需要他們半死不活的呆在草原就行了。
如果連自己出兵的明確目標都搞不懂,那就是在瞎打,和朱祁鎮有什麼區別?
朱由校仔細觀察了一番,沒有比喜峰口更好的位置了。
從喜峰口出關,是最近也是最好的選擇,出去不到百里就有幾個小部落,剛好先拿他們練練手。草原各個部落如此分散,就算是訊息傳到察漢浩特,林丹汗光是集結部隊出兵都得好幾天,根本不需要和他的主力決戰。
為什麼歷朝歷代無法一勞永逸的征服這些遊牧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機動性太高了,打敗了直接上馬帶著牛羊跑路去其他草原就行了。
關鍵是你還追不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而且他們居無定所,一年下來要換無數個地方,一般情況下根本找不到。
所以以前漢軍和唐軍都是以騎兵為主力征伐他們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打敗他們,步兵雖然也有戰勝騎兵的戰例,但是永遠改變不了騎兵的地位。
“傳內閣來乾清宮!”
待得內閣三位輔臣到了以後,看著這個巨大的沙盤也是懵逼了。
“莫非陛下要出關征戰蒙古?”王象乾一臉疑惑的問道,這沙盤上的地方他在熟悉不過了,這不是宣大邊鎮嘛?
徐光啟也是非常不解,現在最大的敵人難道不是建州的野豬皮嗎?怎麼陛下的目標是蒙古呢?
而且九邊的軍將未必能戰的過蒙古人啊,陛下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朱由校微微一笑,淡淡說道:
“沒錯,朕要出關親征察哈爾部!”
眾人全部目瞪口呆,沒想到陛下的想法更絕,居然要御駕親征!徐光啟連忙勸諫道:
“還請陛下三思,親征之事非同小可,陛下大可不必!”
“陛下,察哈爾所部乃我大明之盟友,現在的首要大敵是建州的野豬皮啊!”
王在晉也是非常不解,就算您要徵蒙古也換個目標吧?哪有逮著自己盟友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