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國公可知道此人現在在哪?”
“臣不知!”
朱由校也只能嘆息,這個人也是個大才啊,他對於火器和軍事方面也是可以在這個時代名列前茅的,他的武備志也是一絕。
“老國公辛苦一下,幫朕好好找一下此人,找到了直接詔他入京!”
“不過朕猜測,他應該在遼東亦或九邊,老國公可著重此兩地!”
張維賢一臉懵的問道:
“陛下為何會認為他在九邊呢?這書生乃是浙江人,而且臣觀此人應該是頗有才華,應當在準備於科舉考試!”
“老國公放心,他在這邊鎮之地的可能性更大,儘管去找吧!”
“好了,現在的首要問題是要準備好出塞準備,務必要做到萬無一失,這行軍散、定心丸、避瘟丹、止血散、風寒丹要多備一些。”
“還有各類藥材全部要準備齊全,不要嫌麻煩,就按這些大夫開的藥方準備!”
“還有馬匹也要那些獸醫看好,羽林軍的馬匹有不少是關內的,恐怕一時適應不了關外的天氣,不要造成瘟疫了。”
“另外傳朕的令旨,將他們全部編入軍中為軍醫,隨軍出征!”
“臣遵旨!”
待將軍隊之事交待完了以後,朱由校特意走下御臺到張維賢身邊說道:
“老國公,朕此番出征關外,兇險未知,朕想請老國公鎮守順天府,但朕只能留三萬軍給你!”
張維賢也是一時間反應不過來,雖然陛下是重視自己家沒錯,但是這份殊榮可是從未有過。
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但親征的皇帝可不少,成祖、宣宗、英宗、武宗,可他們親征之時,都是以內閣或太子監國的,而且就算是太子監國,也是要文官輔助的。
“陛下,此舉恐怕有違禮制啊,朝堂大臣恐會反對啊。”
文官肯定會反對的,武將掌一點權他們都是極力打壓,更何況勳貴?他們最怕的就是這些勳貴在朝堂上有話語權。
而朱由校此舉也很明顯,他就是要告訴那些人,也是告訴武勳集團,武將的機會來了,就看你們把握的住不。
“有什麼禮不禮制的,老國公放寬了心,朕最信任老國公了,這個看家的任務非老國公不可!”
朱由校緊緊握住張維賢的手,自己這是給他最大的支援,讓他不必擔憂那些嘴炮。
而張維賢更是老淚縱橫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