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樂隊的盛夏> 三百六十七章 誕生於日本的視覺系樂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百六十七章 誕生於日本的視覺系樂隊 (1 / 2)

“各位觀眾朋友們晚上好!”

“十分感謝大家又在週五晚8時,聚焦朝日電視臺,收看我們的《music station》!”

“我是主持人,塔摩利!”

“我是助理主持並木萬里菜~”

一位戴著墨鏡的酷老頭,帶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主持,出現在了《music station》的直播舞臺上。

&nusic station》的老主持了,從1987年至今,已經主持了三十多年,算是這檔節目的頂樑柱,伴隨這檔節目走過了風風雨雨幾十年。

但是並木萬里菜卻不一樣。

&nusic station》的主持人有一個特點。

&nori(塔摩利),流水的女主持。

助理主持人從1993年開始,就經常換新,並且每次都是換女主持人,一位女主持人平均也就在崗五六年左右,並不長青。

可能是為了讓觀眾有新鮮感吧,畢竟一檔做了幾十年的節目,保持新鮮感是很重要的。

兩位主持人在舞臺上笑容滿面的聊著最近一週日本樂壇的大小軼事。

而不打烊樂隊,此時正在後臺休息室裡,與幾位日本本土的歌星交流著。

“我知道你們,你們的《l &ne》在歐美大火,為亞洲音樂狠狠的爭了一口氣!”

“這首歌太棒了聽起來很震撼,怪不得能夠在美國那邊流行開來。”

“你們的中文歌也很好聽,我很喜歡那首《年少有為》,這首歌其實很適合日本市場,如果你們可以重新填一個日語詞,很有可能在日本大火的!”

他們的中文都不錯,以至於哪怕葉未央已經把日語學的差不多了,但是卻根本沒有發揮的空間,全程只能用中文和他們交流。

日本著名視覺系搖滾樂隊彩虹糖樂隊的主唱正抓著葉未央的胳膊,熱情的和他聊著天。

視覺系樂隊,這種風格誕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是一種搖滾樂隊的分支。

那時候在歐美,正是反叛、頹廢的嬉皮士和朋克文化大行其道,搖滾樂、金屬樂蓬勃發展的年代。流行搖滾上的時候。

“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正好在與歐美世界大範圍的接軌,日本國內的青少年們,也漸漸走上了有點反叛的道路。

不良少年文化開始流行,男生們留起飛機頭拉幫結派,女生們裁剪著校服制服。

和這樣的文化風向相反的是,那時候日本音樂意外的條條框框。

不論是傳統歌手、流行歌手還是樂隊,都嚴格遵循一個相對固定的歌曲結構在創作。

甚至還有“副歌不應該超過xx秒”“一段主歌之後必須接一段副歌,再轉主歌。”之類的刻板規定。

在這個經濟蓬勃發展、虛假繁榮,傳統文化需要突破的時代,日本流行文化逐漸向歐美靠攏,日本的少年樂手們就這樣順應了時代的需要,開始了傳奇的征途。

“視覺系”的誕生,就源於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