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比5,雷霆領先達到10分,進攻連續續太強,小牛一點兒也防不住。
中央大螢幕鏡頭給到小牛板凳席,包括主教練卡萊爾在內,全員面露擔憂。
兩隊攻防轉換,巴特勒拿球帶到中線,連續借助諾維茨基和丹皮爾掩護,大範圍轉移到左側45度三分線,遠遠甩開負責防守的塞弗羅薩,得到超大三分出手空間。
巴特勒三分命中率一般,不太喜歡出手搶投,選擇繼續往裡走。
蘇陽見狀心生感嘆:“換做二零年代,這麼大空位不投三分,真是難以想象…”
感慨間,巴特勒面對錢德勒阻攔,沒敢繼續往裡衝,選擇往左側底角傳球。
基德接球,側身緩緩帶向45度三分線,看起來像是要藉助丹皮爾掩護。
但基德突然拉球轉身,瞬間抹開威少,壓低重心大力蹬地,直衝籃筐。
猝然突破,錢德勒也有點沒反應過來,只能同樣側身高舉著右手追趕。
那動作與基德常規打法差別太大,雷霆眾將下意識就要收縮堵截。
蘇陽見狀大喊別縮,話音未落,基德抬手把球扔向弧頂,再次坐實基不攻名號。
諾維茨基揚頭抬手,迎著伊巴卡就是一記長兩分,還是特意壓低弧度搶速度。
當!籃球砸在前筐。
錢德勒和丹皮爾起跳爭搶,誰也沒能得手,籃球受力飛回弧頂。
混亂爭搶中,基德偶然抓到籃球,飛快轉移到左翼位置,示意重新組織。
諾維茨基趕忙靠過去,架起人牆擋住威少,但基德還是沒攻,而是抬手把球扔向右側底角,巴特勒正好藉助丹皮爾掩護衝到哪裡,還順帶形成單打局面,眨眼完成組織。
那就是卡萊爾flow進攻體系牛逼之處,看起來很基礎,但隊員都知道該幹啥。
可戰術牛逼歸牛逼,巴特勒想要單吃塞弗羅薩,難度相當於參加400米比賽。
現場觀眾狂噓聲中,巴特勒接連發力坐打,忽然拉球撤步,高難度翻身後仰。
當!籃球砸筐打鐵。
錢德勒搶到籃板,轉身遞給威少,雷霆發起快攻反擊,全場歡呼助威。
威少三秒衝到弧頂,直接找伊巴卡掩護,走右側45度方向突破。
誰曾想,基德早有提防,搶先一步佔據突破路線,還大聲呼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