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紅雨之家見孩子就強收,收了就不讓走,在歌舞伎町是不可能辦下去的。
做福利就必須投錢。錢從何來這個問題,伊麗莎白團隊從各方面綜合去做。
一是向銀行內部拉攏一些或心懷善意、或懷著其它目的的人做個人慈善。
二是向市政申請撥款,市政與銀行不完全是同一個系統,但那邊還在拖著。
三是拉攏街頭朋友成為贊助商,把自己的霓虹招牌掛到倉庫的門口上。
四是設立匿名捐款系統,讓不好出面的各界熱心人士也能捐,就衝著相信她。
伊麗莎白讓手下就去街頭宣揚她是個特障人,把斯蒂文前輩的聲名轉為己用。
反正在銀行內部,特障人就是一個群體,她只要還想當個英雄,就不可能和斯蒂文前輩劃清界線,食血者反感她的依然會反感,她只能抓街頭的好感。
紅髮莉茲是不同的銀行狗,跟維克斯特林不一樣,而是跟雷泰一樣,她是個註定死也死在街頭的人,這很重要。
雖然不多,但這個匿名捐款系統還真的收到一些款項,這讓她很受鼓舞。
不過,最主要的錢,總歸還是伊麗莎白的個人資金和紅雨調查團的活動資金。
她把錢大量投進紅雨之家,就算沒有其它渠道的錢,這個機構也還是能撐上一段時間的,半年、一年,會有了變化,她需要這種變化。
至於要不要由孩子們自己去創造利益,也就是童工。
紅雨之家做著兩手方案,一是與一些公司協商好,安排年紀夠大的孩子做報童、送外賣,確保工作時長和環境,決不會像在工廠流水線那樣做到病倒病死,逐步改革。
二是不這樣搞,多開一些課程,但運營成本必然加大,各方反對聲可能也會加大。
紅雨之家都開門運營了,伊麗莎白對此還在猶豫未定。
無疑,她走訪知道孩子們最需要的是一口吃的,有地方睡覺、有病能看,首先要解決基本問題,首先要能長大。
童工有助於這一點的實現,這就是維克說的那種權宜之計……
而她的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沒有童工,建立全面的兒童福利。
如果這種溫和的機制使銀行有利可圖,紅雨之家的工作可能只是在推動並鞏固大量街鼠童工存在的一個未來局面,那最終改革就不可能實現。
這一個選擇,可以直接分出兩種未來,有童工,或者沒有童工。
伊麗莎白無法輕易做出這個決定。
紅雨之家甫一開張,派發免費餐的時候,所有的倉庫就都被擠滿,孩子們從各路洶湧而至,有些甚至是背後街頭幫派故意讓來的,要吃垮這裡。
但是總歸,這個紅雨之家辦起來了。
伊麗莎白已經突破到了二程式者特級32%,看著孩子們在領餐時的小心翼翼和歡聲笑語,她得到別人和自己的救贖。
……
顧禾對於紅雨之家只能給予鵝一些“指引”,主要靠她自己去思考。
至於分享者的另一位成員,冷卻時間早就好了,但他至今不敢發動第二次聯絡,不只是人身安全問題,也不想再掉聖水。
經過這半個多月,聖水能量已經上漲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