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直接讓個三歲奶娃娃當國公爺,命不夠硬的,怕是當真承受不住。
大家一聽,也確實是這麼個理兒。
這事也便暫且這麼定了下來。
然而,不到兩年的時間,那奶娃娃還沒當上晉國公,奶娃娃的父母,鄭太夫人的侄兒侄媳婦兩口子卻已經對國公府指手畫腳,儼然將國公府當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在鄭太夫人多番警告之下,兩口子仍不收斂,反而勸鄭太夫人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還說,反正國公府遲早都是他們兒子的。他們兒子的,也就是他們兩口子的。
鄭太夫人也不爭論,當即上摺子廢了那奶娃娃的世子之位,重新在宗族裡過繼了一個無父無母,無親無故,不受待見,但品行良好的侄兒到自己名下。
老國公爺弟弟那一支這才急了眼,一大家子跑來鬧。
鄭太夫人當時就說了,要麼讓那侄兒過繼到她名下承襲侯府,要麼她就上摺子,請聖上收回國公府的爵位。讓他們連國公府的邊兒都挨不到。
宗族族老見鄭太夫人態度強硬,生怕鄭太夫人真把國公府的爵位弄丟了,這才出面幫忙壓下了老國公爺弟弟那一支。
有了宗族的幫忙,過繼的事情還算順利,這一次鄭太夫人也沒再多做什麼,直接請封了那個孩子為新一任的晉國公。
好在這一次,鄭太夫人沒有看走眼。
小晉國公雖然沒什麼本事,但為人忠厚,對鄭太夫人也是十分的孝順。
後來鄭太夫人幫著給他娶了一個賢惠的妻子,之後又生了兩個聰明可愛的兒子。
鄭太夫人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經過這麼大兩場風波,鄭太夫人也算是徹底出了名。
以前不顯山不露水,連親兒子都護不住的軟弱婦人,搖身一變,成了彪悍、潑辣的代名詞。
京城上層圈子裡的人都對她為達目的,家醜外揚的行徑嗤之以鼻。可私心裡又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
所以,鄭太夫人在京城的上層圈子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背後說她的人很多,可真正和她交惡的卻只有一個。
那個人就是宣平侯府的太夫人閔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