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闆……老闆是這樣的,初步計算,這活接不得。”
“為什麼?”
“我們廟小……首先是,一萬八千公里的十米高規格的長城,我們初步計算的總成本就有八萬億。如果慢慢來的話,工期十年的話,我們可以盈利超過兩萬億。可如果是一年內完工,這麼趕,那麼我們的成本就要超過十萬億了。”
嘶——
一個老闆無力的嘆口氣,結束通話了電話。公司太小了,成本沒有大企業的小。這活,接不住。跟人合夥都不行。
又一個老闆拿起了電話再罵咧著:
“還沒算出來?”
“算出來了。老闆,這活能接。我們背後有一體的水泥廠,我們的成本可以最低。如果給我們四年時間,我們的成本可以做到六萬億,四萬億是淨賺。”
“別特麼扯淡,老子問你的是一年!一年啊!”
“一年……一年虧了,一年就虧本了老闆。一年的話,我們的成本會超過八萬億的。大概一算,淨利潤才兩萬億,那我們就肯定虧。八萬億的投入,才賺兩萬億,這風險我們擔不住。”
“國家墊資。”
“墊資修建?那我們不虧,穩賺啊。我之前算出來是虧,是因為裡邊牽扯銀行的利息。要是墊資的話,這怎麼都不虧的。老闆,一定要拿下這個工程!”
“……”
“喂,劉秘書接電話!”
“喂,老張趕緊給老子算啊!”
“徐總,合夥不?”
“王總你看能不能摻和一下?”
“咱們互相摻和一下吧。”
“這活,一家根本拿不住!”
“我也覺著,這太難了。你看一建司他都不說話不開腔,我估計,一建司是這次招標會兜底的。要是最後流拍,沒人敢接了,一建司就會兜住這個底兒。”
“廢話,這是國企啊。競標他們肯定不願意摻和的,但是兜底肯定是他們。”
“合夥吧,合夥是有利可圖的。”
“特麼的,問題是,十萬億的工程,這再咋說自己也得借貸好幾萬億去墊資修建啊。這風險太大了。”
“聽說放寬標準了。要是稽核能過,國家這一次先出資再修建,十萬億的資本誰墊的起?肯定是先給錢後修。”
“要是國家墊錢,那這活能幹,只要弄好了,絕對賺大發!”
“賺錢是小事,這背後真正的大事是鍍金。要是能參與這個工程,那未來對於企業的鍍金是國際聞名的。”
“……”
會場混亂無比,五千人交頭接耳,三五成群的開始商量起了合作的事情。有一部分小公司放棄了。但是對於大企業來說,這是一次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