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領命,轉頭就跑。
劉牢之則洗了把臉,清醒了一下頭腦,重新回到了座位,支稜起來。
就在等著王謐他們這個短暫的間歇,外甥何無忌的話,不斷的在他的腦袋裡盤旋。
轉啊轉,轉啊轉的。
一會就要見到王謐小子了!
本來,劉牢之還想再遷延一陣,給自己留個反應的時間,晚上再相見的。
可誰知道,突然發生了這件事。
不過,這也是個好機會,可以試探一下那小子的真實心意。
外甥何無忌一向偏袒王謐小子,或許只是為了在他的面前為王謐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故意說些好聽的話。
凡事要多長個心眼,劉牢之雖然是個粗人,沒什麼文化,頭腦也沒那麼精明,但從軍多年,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
軍帳的大簾子動了幾下,王謐等人魚貫而入,劉牢之趕忙收拾起心思,並且讓小兵將早已等候在外的鄴城使者請了進來。
“你是鄴城來的使者?”
“是符丕派你來的?”
一些話,照例還是要問一遍,自從進帳,就一直假裝自己不存在的王謐,本來老老實實的做低眉順眼狀,卻忽然聽到了幾個關鍵詞。
鄴城?
符丕?
等一下!
難道,是他的預言將要成真了?
那個迎來歷史重大轉折的所謂連兵事件,將要發生了嗎?
王謐做此猜測的時候,心裡也是沒底的。
在當前這個時空裡,很多事件發生的順序,發生的狀態都發生了改變,王謐雖然能夠預知,一旦符丕鎮守鄴城,而長安的局勢崩潰,符丕一人肯定是抵擋不住從長安城湧出的海量精兵的。
擋不住怎麼辦,只能對外求援。
前後左右的各大豪族,全都是氐秦的敵人,而能夠仰仗的同族的兄弟,他們的部隊又距離鄴城極遠。
那麼能夠依靠的外援在哪裡?
符丕只能向晉求助。
雖然比較丟臉,但是,這也是他唯一的出路,至少,晉軍還不至於跑到鄴城下攻擊他。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符丕才派出使者,歷經千難萬險來到京口求援。
為什麼不去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