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何無忌自己在這裡,恐怕真的很容易想不開,幸虧他的身邊有個何邁。
雖然是堂弟,但是何邁的想法就要比無忌積極樂觀的多了。
“無忌,你何必動怒?”
“就算是保住了性命,也是一時的,別的不說,這些人能不能跟著我們一起返回建康還說不定,這一路上,各種麻煩肯定也是接連不斷,他們的下場可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呢!”
“還回去?”
“怎麼可能!”
“按照軍中的規矩,他們這些人估計也就留在這裡了吧!”
這麼多的異族軍人,是根本不可能跟著晉軍返回京口駐地的,這一路上,再生波瀾的可能性極大,再說,別看他們都投降了,但是如果真的再想鬧事,也不是沒可能。
不要忘了,氐人的勢力還是很強大的,而鄴城的這些俘虜,不得不說,人數還是挺多的。
現在投了降,不過是一時被晉軍的狂轟濫炸打傻了。等到回過神來,也不見得不會再搞事。
何邁歡快的點了點頭:“對了,這就對了。”
“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大晉現在的局勢我們自己還看得不明白嗎?”
“我們雖然積極北進,但是現在的根基依然在江南, 這麼多的氐人跟著我們回建康,這不是徒增危險?”
“這個道理我當然明白,所以我才說這些人還是有用處的。”
“有什麼用處?”
“我看殺了最合適!”何無忌又在磨牙了。
何邁朗聲道:“殺了多可惜,放在鄴城,繼續幫我們看守不是很好嗎?”
“我們自己的部隊帶到鄴城來的本來也不多,這樣留下一部分老實聽話的氐人,再搭配我們自己的部隊,兩相結合,這座城八成就可
以留得住了。”
何邁說的正是道理。
如今南北兩方的自有局勢就是如此,互相攻伐為什麼持續多年,但卻成效不大?
尤其是盤踞在南方的晉人,想要北伐總是困難重重,多年以來,彷彿都沒有什麼進展?
一部分是戰術的問題,一部分是將領無能,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那便是兵源問題。
在古代戰場,兵源影響的絕對不只是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對於戰後的佔領也是很大的影響。
攻打下來的城池,不代表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算作自己的了,在這個年代,戰場上的局勢變化是相當劇烈的。
比如晉軍吧,由於佔據的地盤比較小,再加上,這個時候的江南地區,人口還並不是那麼稠密,很多地方沒有得到完善的開發。
相對來講,兵力其實並不比中原地區更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