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結束後,當卓越三人走出議會大廳時,早就站在門口翹首以待的記者們,如飛蛾撲火般向卓越圍去,手中的話筒或錄音裝置放在卓越的嘴下。
“卓教授,請問您對於此次獲獎有什麼感想嗎?”央視記者第一個詢問。
卓越笑道:“再接再厲,勇往直前!”
“卓教授,數學界三大獎項,您已經拿了兩個,接下來是菲爾茲獎嗎?”一位白人女記者問道。
“菲爾茲獎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獎項,但能不能拿到不是我能決定的,而是由國際數學聯合會決定的。”
“作為第一位獲得阿貝爾獎的華人,您此時有什麼想說的嗎?”
“我希望以後有更多的華夏人能獲得阿貝爾獎,希望未來華夏數學界能發展的更好。”
“……”
應付完記者後,卓越等人回到酒店休息一個多小時。
阿貝爾獎每次只有一人獲獎,所以每次頒獎典禮只進行一個多小時,速度非常的快。
頒獎典禮結束時,才四點多,而晚會要等到六點才開始。
“哥,你獎牌給我摸摸!”剛回到酒店,小雪就迫不及待的道。
卓越坐到沙發上,從口袋中將獎牌拿出來,笑道:“給!”
小雪小心翼翼的雙手捧著獎牌,仔細看了看後笑道:“哥,這值多少錢?”
“哈哈……”卓越大笑道:“這不怎麼值錢,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小雪撇了撇嘴道:“不值錢,那拿來有什麼用?”
說完她興致缺缺的塞給卓越,卓越無奈一笑,將獎牌塞到行李箱中,然後坐到落地窗前的小圓桌前,將電腦開啟,整理最近學習的資料。
理論物理他已經學完經典力學和電磁學,剩下經典場論、統計物理學、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與引力場。
他和方老聊過,方老給他找了楊正宇,讓他到楊正宇的手下學習經典場論、統計物理學和相對論與引力場。
在經典場論領域,他和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
而在電磁學、相對論和強核力等領域,他和李證道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
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領域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
所以,在經典場論、統計物理學、相對論與引力場,包括電磁學,這些方面他都可以到楊正宇那學到。
剩下只有量子力學了,量子力學楊正宇也會。
但量子力學是近代物理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個是相對論與引力場。
就算他能從楊正宇那學習到,但也學習的不全,並且如果只學習楊正宇的知識,就無法在物理上走出個人的道路了。
學術其實和武俠一樣,別人的知識永遠是別人的知識,別人的知識只能作為學習和參考的物件,而要走出自己的道路,要將多家知識,融會貫通,加入自己的想法,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過去人們都以為物理就是肉眼看得見的東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