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卓越去珍尼家參加她家的派對。
珍尼住的房子不管是裝飾,還是面積,都和卓越住的房子差不多,她和另外三個女孩一起合租,年齡也和卓越等人相仿。
卓越在派對上和她們認識,這三人,兩位是哈佛的,一位是學經濟的,一位是學設計的,還有一位在麻省學電機工程。
派對上並沒有很多人,有十五人左右,都是珍尼四人的朋友。
卓越來美利堅才接近半年,而且他本身不是太輕易和人交朋友的人,再加上這是美利堅,白人的世界,所以他幾乎沒什麼朋友。
格特不愧是派對老司機,在派對上如魚得水。
轉眼間,一週時間過去。
珍尼等人已經將論文寫好,並發表出去,現在是在等待時間。
週一的下午,麻省的一間教室中,卓越坐在教室後面聽課,講臺上是一位大腹便便的教授講課。
“因為在進行手機裝置使用的過程中,需要配置相同的充電器和充電線……”
“無線電技術是當前時代的核心技術之一,可以應用於通訊系統的建設,例如在進行無線電廣播的過程中,可以應用這項技術。”
“無線電技術既是一種能量,又是一種資訊資料……”
這堂課講的是關於無線充電技術。
在麻省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和理論會在課堂上講,麻省的學生可任意的去聽。
卓越要研究無限充電技術,所以這段時間都在聽這樣的課程。
系統提供的書單是一定要看的,但這些教授的課也要去聽。
書上的知識能讓他懂得無線充電技術的理論知識,而實戰還是要聽這些教授的課。
有些知識書上不一定講,而這些教授講的有些內容是他們多年研究成果,這對卓越來說非常的寶貴。
這位教授在這堂課一共講三種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
分別是電磁感應技術、電磁共振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
“電磁感應技術的應用原理是由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構成的,在進行發射端裝置和接收端裝置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電力補償容器,透過兩端電磁感應器裝置,對發射線圈中的固有諧振頻以及收線線圈中含有的固有諧振頻率進行處理……”
“電磁共振技術的應用也是利用諧振原理進行無線充電……”
“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和上述兩種技術的應用比較相同,但是在進行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系統,系統需要由驅動模版和讀寫模版等構成……”
卓越眼中閃過一道道精光,心道:“這三種技術,各有各的缺點,電磁感應技術無法進行長距離充電,只能進行短距離充電,會因為金屬導體的感應出現發熱現象,存在一定安全性問題。”
“但它的製作成本低,充電效率高。”
“電磁共振技術的技術要求高,製作成本高,充電效率低,但是可以遠距離充電,連線的物件比較多。”
“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效果比較好,而且達到了真正的無線充電技術標準,但是唯一缺點就是製作成本比電磁共振技術的製作成本還要高。”
“可進行遠距離充電,可連線多個充電物件,充電效率也比較高。”
“要是能將這三種技術的優點結合起來就好了,既要降低製作成本,還可進行長距離充電,充電效率高,不出現發熱現象和連線物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