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州商會牽線的憋寶人,是對於姓父子。
老者叫于山根,兒子叫於豹。
他們和之前的趙驢子一樣,都是憋寶趕山一脈,穿梭於蜀地荒山野嶺之間,尋找寶貝。
而且,同樣是顧守規矩的性子。
唯一不同的是,於家這一脈,還學了些梅山法教傳承,因此總是一副獵人打扮。
沙裡飛和趙驢子也算熟絡,懂得這些人的忌諱,因此短短時間,便贏得了父子倆好感。
他們來此地,自然是為了憋寶。
聽到沙裡飛詢問,老者于山根眉毛一縮,搖頭道:“憋寶這東西,是奪天地福運,哪會有啥子數,老漢我也是猜測。”
“此事太過離奇,若非是青牛觀道長的訊息,老漢我也不敢相信…”
青牛觀給了幾條天靈地寶的訊息。
其中一個,便在這巴嶽山。
那是在大宣開朝不久,一位青牛觀道人途徑巴嶽山,受山上道觀邀請,前去講經論道。
道觀距茶園不遠。
這道人有耳神通,半夜聽到異動,便起身檢視,竟發現有陰風於茶園盤旋。
他心中好奇,暗中跟隨,誰知遇到鬼打牆,迷迷糊糊中,看到有綠髮老者沐浴月光,腳下泉水散發茶香,穿紅戴綠的男女老少,皆在泉邊飲水。
這道人隱約知道遇到了寶,連忙現身。
誰知,狂風大作,一切盡數消失。
那道人後悔不已,但連等數日都沒出現,後來又去了幾次,也沒找到,只得將其記錄。
說實話,在青牛觀給的幾個線索中,這個最為玄乎,能找到的機率最小。
甚至至今都不知道是什麼。
但沙裡飛莫名覺得,此物可能價值最高,因此直接帶人上山查探。
旁邊的呂三也悶聲詢問道:“於前輩覺得,那東西會是什麼?”
于山根取出旱菸杆子,點燃後,坐在樹樁上抽了幾口,開口道:“或許是茶仙。”
“神州茶俗源於巴蜀,自秦人取蜀後,方向外擴散,蜀地名茶眾多,皆生於林木蒼翠,雲霧迷濛之處。”
“關於茶仙的事,偶在民間流傳,茶聖陸羽《茶經》中,評天下名茶,便曾提到‘蒙頂第一,顧渚第二’,蒙山地區,便有茶仙之事。”
“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