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富的10%人口,所佔社會財富接近35%,大幅高於發達國家。
這種嚴重的貧富分化現象,以目前的社會經濟結構運轉模式,一時還解決不了。
所以,楚總倡議,利用同興這個平臺,設立規模達1500億的基金,在基礎科學研究、教育、養老、醫療救助、助力低收入增長、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等領域,為增進社會福祉,促進共同富裕,貢獻民營企業的一份力量。
這個基金是純捐贈性質,這1500億的投入是5年期限,對大家的負擔而言,並不算重。”
等馬老闆解釋了,楚陽又雙手抱拳,補充道:
“商人重利本是天性,我需要說明一下,後浪系倡議設立這個基金,以自願捐贈為主,而不是楚某要跟大家逼捐。
說實話,大家都生逢一個繁榮昌盛的大時代,華夏國力一年強過一年,沒有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也就沒有我們在各個領域的成功。
就以後浪系來說,不到10年時間,發展到員工超過7萬人,業務分佈在全球四五十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
沒有一個移動網際網路技術興起的大背景,沒有宏觀政策層面對創業創新的大力支援,後浪系也發展不到今天這種規模。
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當財富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變成了一堆數字,如何利用財富,讓財富實現相應的社會價值,是這幾年後浪系一直在思考的事。
這些年,後浪系在公益方面,投入了不少資金與資源,比如在一些重大災害事件中的捐贈,在農村鄉鎮寄宿制學校的捐贈,還有設立100億規模的基礎學科教育發展扶持基金,等等。
但是,後浪系這些公益投入,目前並不成體系,社會帶動力也有所不足。
同興俱樂部設立在特區這樣一座開放前沿城市,特區也充滿發展活力,俱樂部成員單位也多達126家。
後浪系倡議發起這樣一個基金,並且希望以同興俱樂部的名義,吸引民營企業廣泛參與,以此來增進社會福祉,改善公眾對民營資本的負面印象。
更重要的是,後浪系希望透過跟同興俱樂部成員的合作,探索出一種公益捐贈新模式,帶動全國各地更多民營資本加入。
當然,如果其他俱樂部成員不願意參加,我們也不強求,就分別以後浪系與鵝廠的名義,各自設立共同基金就是了。
在座各位朋友都是商業精英,想必能明白設立這樣一個基金,能帶來什麼樣的回報。”
楚陽一席話,頓時令眾人陷入了沉思。
楚陽自己則點了一根菸,臉上保持著微笑。
後浪系捐資1000億,鵝廠捐資200億,然後帶動其他124傢俱樂部成員單位捐資300億,楚陽相信,這些人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重大意義。
果然,一根菸還沒抽完,順豐老闆汪衛便道:“順豐支援楚總和馬總的倡議,只是順豐財力有限,就捐資10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