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業看程瑛每天都在他面前表達自己對搞研發的嚮往,害怕這孩子入了魔,思慮再三還是把有機會去海市交流的事情告訴了程瑛。
但不等程瑛喜出望外,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程建業就潑了她一盆冷水,再三強調了她很難拿到這個名額。
程瑛剛剛昂揚起來的精神又蔫了下來,但腦海裡卻在瘋狂思考建業叔透露給她的關於去海市交流學習的有限的資訊。
她的優勢在於知識儲備充足,技術也沒得挑,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在於進廠時間短,資歷淺。
她也並非完全沒有勝算。
現廠長張明海並不是墨守陳規的領導者,正相反,他一直在尋求國營體質下的平穩的發展變革。
依程瑛對他的瞭解,相比於資歷,他更看重的是個人能力。
如果她展現出了足夠出眾的技術和博學,未嘗不能在一眾候選者中殺出重圍。
但哪裡能給她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呢?
程建業以為程瑛被打擊的有些失魂落魄,有些不忍,勸慰道:“這事還沒有定下來,大丫你也不用這麼難受,說不定有機會呢?”
他想了想,還是給她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和邊技術員都同意你去,現在領導班子裡也有一小半的人支援你。能不能去我估摸著也是五五開,你就等通知吧。能去最好,不能去也別難過,以後總還會有機會的。”
程瑛年輕是劣勢,也是優勢。
因為年輕,所以她頭腦靈活,思維沒有受到限制,正好是支援廠長改革的領導一直想要吸收的新鮮血液。
這種明晃晃漲見識、抬資歷的事,他們也想多讓年輕人去,回來後才能帶給機械廠更多的生機活力。
程瑛大概知道了現在他們正在爭論些什麼,但說到底,這件事情的最後決策者還是張明海。
與其在這裡什麼都不做等通知,程瑛更想主動出擊,找張明海請願。
但這件事,還是要跟建業叔商量一下。
畢竟這件事在機械廠那麼久一點風聲都沒有傳出來,必然是所有知道訊息的人都謹言慎行,不輕易外傳。
若是她冒冒然去找廠長,他知道了是建業叔告訴她的訊息,程瑛也怕會引得張明海不快,無端的連累建業叔。
不過程瑛和他說了這事之後,程建業倒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雖然他和廠長的交集不是很多,但畢竟有老廠長的那一層關係,他對張明海也有幾分瞭解。
張明海不是會為了這種事情怪罪他的人。
只是……
“你想好了,確實是想去?”
“嗯,我想去。”程瑛毫不猶豫地點頭。
她機械的學習進度,早就到了設計機械裝置的內容。她在這裡已經停留很久了,也設計了一些奇奇怪怪、不失實用的小玩意兒。
但是大型機械,她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改進還好,還有前面的模板擺在那裡,只需要在它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調整。
但設計,從創意到思路都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
不得不承認,程瑛還沒有主管這樣一個專案的能力,她頂多也就是在虛擬空間裡天馬行空地設計一些粗糙的裝置。但裝置的方方面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小問題和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