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斯海姆正在大改造。
小鎮的規模已經完全無法容納每週湧進的大批球迷,可以預見的是,如果辛斯海姆不在進行有效的改造,霍芬哈姆的主場或許真要轉移到海德堡去了。
畢竟海德堡方面已經不止一次的提過這件事情,儘管霍芬海姆俱樂部並沒有同意,但硬體設施跟不上,霍芬海姆也得被迫轉移主場了。
辛斯海姆的大改造以市政廳為首進行了幾次融資。
為了改造辛斯海姆,卡達基金投資集團、哈斯肉聯、威迪超市連鎖等等集團都有注入資金。
他們都是霍芬海姆的主要贊助商,從霍芬海姆身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為此他們願意拿出一部分錢來幫助辛斯海姆進行改造,同時獲得霍芬海姆球迷的認同。
整個辛斯海姆以小鎮為中心,不斷的向外拓展,商業區、住房區、公園等等設施也規劃的極為完整。
而且伴隨著霍芬海姆的崛起,辛斯海姆也開始湧進各種就業機會。
譬如整個萊茵內卡地區的主產業就是旅遊業,而今可以說,擁有‘巨蛋球場’的辛斯海姆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旅客。
為此,這片地區旅遊行業極為發達。
與此同時,伴隨著辛斯海姆足球學校、索納爾青訓、霍芬海姆的三點一式規模運轉以及大量足球產業的入駐,導致整個辛斯海姆在足球以及體育方面蓬勃發展。
大有朝著‘足球城’發展的趨勢。
就連辛斯海姆的標誌性建築也從老掉牙的市政廳,改為了鎮中心的一處黑白相間的巨大足球雕像。
整個足球雕像耗時一年完成。
巨大的托盤上印刻著一些名字,如今僅有六個。
分別為尤爾根.鮑爾。
阿爾法.蒂姆。
張現。
功勳教練科赫。
兩任隊長杜蘭.鮑勃以及格雷。
儘管現在沒有值得印刻的名字,但霍芬海姆球迷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名字印刻在這上面,它遲早會成為辛斯海姆乃至霍芬海姆俱樂部的驕傲。
如今的辛斯海姆,大興土木,空氣環境並不好。
塵沙滿天,不時的可以聽到一些巨大的噪音。
但小鎮居民們沒有任何的不耐煩之色,反而津津有味的期待著未來的辛斯海姆。
他們都明白,這是主隊為了容納更多的球迷才擴充套件小鎮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