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漂亮的一次後仰傳球!”
張現亦是起身鼓掌。
其實,並不是進球就是表現好,進球固然是考察的加分項之一,但也不完全是。
霍芬海姆需要的是一個能在中鋒位置吸引注意力,既能進球又能助攻的球員。
而不是一個‘獨行俠’。
上半場的奧維多利夫表現很差勁,他的一次次攻門確實看著很有威脅,但卻忽視了隊友的作用。
霍芬海姆講究的是一個整體,而不是某個特殊的球員。
儘管一個強大的球員很受歡迎。
但在霍芬海姆並不歡迎這種球員,他們更需要的是能夠接受體系,並且願意成為體系一部分的球員。
就譬如巴西的那個羅納爾多。
所有人都知道他很強大,所有人都很想要他。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他的吸引力大多數源自於商業價值。
特別是對於那些體系球隊來說。
霍芬海姆需要的是踢TikiTaka的球員,而是不凌駕於體系的球員。
所以,羅納爾多固然很強,但對霍芬海姆的吸引力並不是那麼大。
一個球員有一個大佬,一個核心就夠了。
這是體系運轉的關鍵,其他球員並不一定要多麼強大。
這就好似一個齒輪聯軸器,大大小小各種齒輪粘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功效。
講究的是一個‘合適’!
有大齒輪、就要有小齒輪。
當他們磨合完畢,開始轉動時,霍芬海姆這架跑車才能發出轟鳴聲!
70分鐘的進攻令俄羅斯士氣大振,進攻也變得更加的犀利。
而在85分鐘,奧維多利夫終於迎來了進球的機會。
在兩個人的合圍下,奧維多利夫一次戰斧式頭槌將皮球送進球門,俄羅斯迎來了第二個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