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從鄉村球隊走向豪門> 第七章 辛斯海姆足球學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辛斯海姆足球學校 (2 / 3)

在學生們獲得足夠學識的情況下,開展足球訓練活動。

學校採用寄宿制,初高中結合,六年教育模式。

在畢業前,學生們可以自主選擇未來,是參加某大學的入學考試還是接受索納爾青訓的入營考核,一切都看學生自己。

而且,辛斯海姆足球學校每年會有二十個入營名額。

表現最優秀的二十名球員,經考核滿足入營條件,他們既可以接受‘全免費’的索納爾青訓的訓練。

簡單的來說。

索納爾青訓是一級人才儲備部門。

這裡實行免費教學制度,學員們不會有任何的費用,一切有俱樂部買單。

而辛斯海姆足球學校是一個較為公平且明朗的入營渠道之一。

索納爾青訓講究的精英教育,如果沒有足夠的天賦很難進入其中。

而辛斯海姆足球學校的人員構成就複雜一些,但以及可以稱之為霍芬海姆的人才儲備基地。

張現跟青訓主管伊萬站在對面的街道,看著‘招生辦’人口湧動的景象,後者不由露出笑容道:“這些都是霍芬海姆的未來啊!”

張現點點頭道;“希望能招滿300人吧。”

“三百人?”伊萬楞了一下,道;“是不是太少了?”

從現在的熱度來看,一天就能招滿了啊。

“不能這麼算。”張現搖頭道;“這裡很多人仍是在觀望,他們並不信任我們,今天能招到50人就很好了,以後每天2030人,大概半個月就能招滿。”

聞言,伊萬搖頭道;“如果我們可以打通跟海德堡大學的升學通道就好了。”

張現斜眼瞥向伊萬。

想屁吃呢?

如果說巴符州最著名的大學,估計就是這個海德堡大學了。

全稱魯普萊希特卡爾斯海德堡大學。

建立與1387年,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沉澱,

光從歷史底蘊來說,這座學校能進德國前三。

他更是是4EU+聯盟、德國精英大學、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U15大學聯盟及歐洲大學協會成員。

歷史中出現過56位諾貝爾得主以及19位萊布尼茲獎得主。

張現以前就讀的漢堡大學有德國規模最大的十大學院之稱,但在海德堡大學面前,屬於被全方面碾壓的一隻野雞大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