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問題解決之後,張現就跟費爾巴哈前往體育場。
菲爾茲莫體育場建立於1955年,已經有很長的年份了。
儘管在市鎮廳的管理下,這座體育場經歷過一次翻修,但如今認識破破爛爛的樣子。
由於辛斯海姆是一個小鎮,沒有太多利用這座體育場的機會,因此體育場周邊放置了隔離欄,防止有人或者熊孩子跑進球場搞破壞。
整個菲爾茲莫體育場呈現方方正正的形狀,僅有兩側看臺,一側看臺大概有5000人坐席。
這是一個多功能性的體育場,除了中間的球場之外,外側還有一圈塑膠跑道。
塑膠跑道已經老舊,溝壑縱深,或深或淺的裂痕密密麻麻,一些縫隙中更是長出了雜草。
球場內部倒是進行了修剪,但草坪質量存在問題,更有一些地區草種不再生長,露出黑黝黝的泥土。
東側挨著一個建築,裡面有著更衣室、衛生間等等。
建築已然老舊不堪,張現跟費爾巴哈走進去時,聞到的是一股濃濃的黴味。
建築內更滿是灰塵,張現只能捏著鼻子,問道:“這是多久沒有打掃了?”
“大概有個五六年的時間,我也記不清了,鎮上的居民很少來這裡。”費爾巴哈說道。
張現捏著鼻子繼續往裡走。
破舊的更衣室、滿是餿味的廁所、堆放老舊物品的儲存間等等...
張現忽然感覺自己有些虧了,這全部翻修要多少錢啊!
看到張現不滿的表情,費爾巴哈也是感到不好意思,道;“我們確實沒有怎麼進行球場保養。”
什麼叫‘沒有怎麼’,這是‘壓根就沒有’。
張現暗自腹誹。
費爾巴哈繼續道:“不過這座球場是由巴頓工程承包的工程,因此在結構方面非常的結實。”
張現微微點頭,巴頓重工是德國最出名的幾家工程公司之一,憑藉著德國人的嚴謹程度以及巴頓工程的名氣,這座體育場估計也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但畢竟是老舊建築,有些東西還是需要重新修繕的。
檢查完球場,張現跟費爾巴哈就決定簽署合同了,菲爾茲莫體育場的建制符合德國足協的一切要求,霍芬海姆只需要重新修繕就能透過足協的檢驗。
......
翌日,《辛斯海姆日報》刊登了霍芬海姆即將入駐菲爾茲莫體育場的訊息。
這對於辛斯海姆這個枯燥的小鎮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訊息。
對於一個缺乏激情的小鎮來說,每週末可以再球場看比賽,這會領他們的生活平添一些多樣性。
對於霍芬海姆這支近段時間迅速崛起的球隊,辛斯海姆地區的居民自然也是如雷貫耳。
這裡《辛斯海姆日報》的宣傳攻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很多辛斯海姆居民對於霍芬海姆入駐菲爾茲莫體育場呈支援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