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恩特答應了,對於這個結果,張現一點都不意外。
畢竟,對於霍恩等俱樂部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兒,吃虧的好似就是分享技術的霍芬海姆,但真是如此嗎?
青年聯賽的問題,張現可不是說著玩的。
6月份的世界盃是一次關鍵,德國一旦再次失利,那麼內部改制的呼聲會更加的劇烈。
到時候‘計劃青訓’必將倒臺,而如何採取新模式是德國需要考量的話題。
這段時間,德國會經歷摸索,並且嘗試各種青訓模式,並且從民間青訓以及俱樂部採納意見。
這時候就是公平競爭了。
如果是公平競爭,張現就不會怕。
畢竟‘青訓梯隊聯賽’的成功已經被檢驗過。
歐洲青訓的祖師爺可靠著這套體系發了瘋一樣量產超級球星。
現如今的歐洲尚沒有青訓梯隊聯賽的觀念,張現不建議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只不過,這個蛋糕太大了,張現一個人吃不下,他需要找人分擔。
當然,他所要分擔的物件不是卡恩特這幾個倒黴蛋。
這幾人只不過是過渡期的合作伙伴罷了,等他們走向更高的舞臺,將會拉攏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等足協注意到他們時,青訓梯隊聯賽已經根深蒂固,也逐漸走向成熟。
到時候,憑藉著這些大佬的影響力,張現才能穩穩的吃下這麼一塊兒蛋糕,同時打響‘索納爾青訓’的聲望。
一旦這個梯隊模式被採納,作為提出者與發起者,張現指不定會獲得‘德國青訓之父’的稱號也說不一定。
當然,這也是玩笑話,他可不覺得德國人會將這份青訓榮譽遞交到外人手中。
但即便是如此,他也賺的足夠多了。
......
合作意向達成之後,張現跟卡恩特也將注意力放在球場中。
不知不覺中,比賽已經進行到下半場。
霍芬海姆仍是手握一個進球的優勢,面對霍恩俱樂部的狂轟亂炸,霍芬海姆穩健防守。
不得不說,杜蘭.鮑勃是一個稱職的領袖,他不斷的指揮、鼓勵隊員,導致霍芬海姆的踢球節奏越發的順暢。
在78分鐘,穆爾西獨闖龍潭,在大禁區外,憑藉這一腳犀利的遠射再次洞穿霍恩俱樂部的球門。
比分被拉開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