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你一下子奪了這麼多人總價幾億兩甚至幾十億兩的財富,那麼大家夥兒為了報殺父之仇,聯起手來,殺個大臣、殺個皇帝啥的,不過分吧?
呂不韋透過股市佈局,成功整合了大宋朝所有有錢人的力量,再加上玄門道人們開創的一個個好的商行,才有了大宋朝這黃金十年的發展。
而子貢,則是早在九年前,曲大前來開封府講故事、談夢想的時候,就也來到了開封府。
當時的子貢,身負孔子和諸位師兄弟們的期望,身上還帶著幾萬兩的啟動資金,直接來到了開封府。
不過子貢卻沒有急著講故事,也沒有急著開辦商行,而是開始了一場長達三月的股市調查分析。
三月之後,大宋金融時報便正式開始發售!
該時報強調的是時效性,每天都有一份,遇到特殊事件之時,還會立刻增發一份特殊期刊。
最初之時,上面主要記錄了子貢對於各個上市商行前景的預測,以及一些詳細的分析。
從那一天起,大宋第一金融專家就誕生了!
子貢懂政治,還懂賺錢!
比他懂賺錢的,沒有他懂政治!
比他懂政治的,沒有他懂賺錢!
所以,這份金融時報非常受歡迎。
然後就有了這份號稱主打高層人士的金融時報,只接受預定,只接受提前給錢,報紙印刷完畢之後,會主動送上門去。
每一份時報的價格,都高達一錢銀子,比起其他報紙那親民的價格,金融時報可謂是獨一份。
但或許正是這些做派,反而讓金融時報成了大宋朝價值最高的高階報紙,每天都有至少十萬份的銷量。(如今開封府人口已經達到了三百萬,從宗派、地方,吸收了大量的精英人士)
光是報紙錢,每天就有一萬兩,如果加上廣告費,每天的收入可高達三萬兩,一年下來,去掉成本,一千萬兩怎麼都有了。
這還沒加上闔閭這種,主動送錢,然後讓金融時報吹捧的,要是加上他們,兩千萬兩也有了。
兩千萬兩多嗎?
要是在大明朝,真的很多!
可這裡是大宋,所以子貢在開創了金融時報半年之後,便公開宣佈:由於很多人不懂投資,不懂股市,而匆匆忙忙的就把錢投入到股市之中,造成了很多損失。而他子貢,是個大善人,看不過眼。
所以,大善人的子貢,經過長時間的內心爭鬥,做出了一個複雜的決定:我宣佈,從今日起,我將成立一個基金會,該基金會主要負責股市投資,負責長線投資。
我以個人名譽保證,該基金會每年收益,不低於百分之十!
該基金會的贖回機制如下:……
該基金會的加入機制如下:……
好傢伙!
僅僅三天,子貢就收穫了數目高達一億兩的財富。許多有錢,但是沒有眼光,投資股市經常虧的掉底的土豪、文官、勳貴,直接就投錢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