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從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第三十六章:大一統與中央集權(只欠七更了,馬上就還完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大一統與中央集權(只欠七更了,馬上就還完了) (2 / 6)

“長伯,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你可知曉丞相麾下的中央軍有多強大?你可見識過君子營、勇士營的勇猛?你可知道,如今京城之中,光是新兵就有不下三十萬之數。”

“除此之外,王太師還透過天津,每月至少從南方、海外,運輸五百萬石糧食,如今北地已經初步安穩,朝廷還有大義,你到底在想些什麼?”

聽到這裡,吳三桂卻輕輕的搖了搖頭。

“父親,我的恩主乃是陛下而不是丞相。無論如何,丞相掌摑陛下,都乃大不敬之舉,與造反有何區別?”

聽到這裡,吳襄生氣的拍了拍桌子:“此地只有你我父子二人,長伯連為父都信不過嗎?”

聽到這裡,吳三桂左右看了看,露出了無奈的表情:“不是孩兒懷有二心,實在是丞相太過分了。”

“早在兩月之前,丞相府就發來政令,要求查清楚關寧軍的具體數額,然後朝廷會派遣監察御史過來,一個人一個人的發放糧餉。”

“父親你也知道,這些年來,為了抵抗東虜,我等遼鎮軍頭不得不蓄養家丁,如果沒有那些家丁,我們又憑什麼抵抗東虜?”

“如果讓朝廷派遣的監察御史過來了,如果真的一個人一個人的發放糧餉,那我們這些將軍,憑什麼繼續蓄養家丁?沒了這些家丁,我們什麼都不是!”

“至於丞相的保證,我根本就不信。實在是太過嚴苛,失去兵權,上繳全部土地、九成財產,還要舉家前往京城,做一富家翁,誰能保證,事後不遭到清算?我信不過丞相!”

“那你打算怎麼辦?起兵清君側?”吳襄問道。

“自從拒絕了監察御史之後,丞相府就停止了對關寧軍的一切支援,軍糧沒了,軍餉也沒了,兵器、甲冑、箭矢,統統都沒了!若不是我們關寧軍還有些底子,早就被丞相府一口吞了。”

“如今的遼鎮,不僅僅我個人對丞相不滿,大小軍頭們,對丞相都很不滿。我們互不信任彼此,丞相卻直接讓我們交出軍權,甚至還想要殺掉一些出賣過朝廷的軍頭,實在是太過分了!”

“縱使孩兒想要繼續效忠於朝廷,其他的大小軍頭,也不會繼續效忠朝廷了。”

“然後呢?”吳襄淡淡的道。

“早在丞相掌摑陛下之時,我就私下和先帝(皇太極)有了聯絡。那時,先帝許我漢八旗旗主之位,誠意不可為不足。如今陛下(多爾袞)登基之後,更是直接許我為平南侯,新增八旗正綠旗之主。”

說到這裡,吳三桂朝著盛京方向拜了一拜:“如今陛下銳意進取,大步改革,徹底漢化,還帶頭改了漢名,從此以後,大清不分滿漢,只有旗人和非旗人,其中旗人是國族,只要投過去,從此以後,我吳家就是世襲罔替的國族。”

“你這是要造反啊,長伯,聽爹一句勸,後金不是朝廷的對手。闖軍百萬雄兵都被丞相擊敗了,後金又憑什麼和丞相鬥?”

聽著吳襄開口丞相無敵,閉口丞相天人之勇,吳三桂也懶得解釋了,在他看來,父親什麼都好,就是這膽子有些小了,所以被丞相給嚇到了,誤以為丞相的實力很強。

還說什麼中央軍橫掃天下,君子營天下無敵,這樣的話,在吳三桂聽來,很是刺耳。

朝廷什麼時候有這種強兵了?

不可能的!

至於闖賊百萬大軍,吳三桂覺得,頂多二三十萬流民,數萬老營罷了,百萬之數,聽聽就行了,吹牛誰不會啊。

“父親,正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如今陛下整頓旗人,調動全國老幼,使出傾國之力,不日便將出兵三十萬,這三十萬精銳,我們關寧軍拿什麼去抗?”

“如今,我們又和丞相府有了矛盾,到時候丞相府是不可能幫助我們的,肯定會利用大清三十萬精銳消磨關寧軍的實力。等到關寧軍死的差不多了,丞相府在趁機出兵,一舉擊敗銳氣已失的八旗,真是好算計!”

“長伯,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