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敲響登聞鼓!
理論上講,只有冤案,而且還是天大的冤案,才會讓百姓們敲響登聞鼓。所以,除了洪武年間之外,其餘時候,官員們是很不願意聽到登聞鼓聲的。
因為鼓聲響起,就說明天下有冤案!
可你們這群當官的,若都是好官的話,又哪來的冤案呢?
所以,為了證明我等文官的正義性,老百姓還是不要敲登聞鼓了,然後官員們靈機一動,就以保護登聞鼓的名義,把登聞鼓圍了起來,不,是把登聞鼓挪進了一個庭院之中。
想要敲響登聞鼓,你得先進去這個院子!
想要進入這個院子,你得先獲取許可!不然,就會被秉公執法計程車兵們給攔住!
想要獲取許可,你得先獲得六科給事中或者某些朝臣的推薦。
可關鍵是,要是能認識這樣的高官兒,哪裡還會被別人欺負的只能來京城敲登聞鼓呢?
所以,到了現在,登聞鼓基本上已經淪為形式上的玩意兒,真實效果微乎其微。只能說最初設立之時,想法是很好的,但實際執行起來,並不理想。
所以,當錢謙益聽到鼓聲之時,第一反應就是:有人要對付老夫!有人要對付內閣?有人要對付太師!?
“朕聞,曩古歷代君臣,當天下之大任,閔生民之塗炭,立綱陳紀,昭示天下,為民造福。”
怎麼還有人背誦大誥?在登聞鼓底下背大誥,這是一般的百姓敢做的事兒?背後是誰?
不一會兒,都察院的人就來了,然後他們就看到了風逸:“小太師不幫助太師處理政務,怎麼來這兒尋我們開心了?”
“我只能說,這裡水很深,你們把握不住。”風逸淡定的道。說著就一邊背誦大誥,一邊敲鼓。
“當是時,君臣同心,志同一氣,所以感皇天后土之監,海嶽效靈,由是雨陽時若,五穀豐登,家給人足。”
片刻後,刑部、大理寺的也都來了。
“懂的都懂,我就不多說了。”
“斯君臣之逝,遐且久矣,育民之功,載諸方冊,猶如見存。君子讀誦至斯,陡然情懷感激,仰慕於千萬古之下,恨不目擊耳聞,樂此昇平,以為慶幸。”
咚
咚
咚
片刻後,錢謙益終於離開了內閣,來到了此地,今日內閣是他當值,理論上講,這事兒歸他管,如果皇帝和太師都不管的話。
“小太師可否說明案情?小太師這是在哪兒受了冤屈不成?難道太師也不管?至於大誥,還是先停下來吧。”
看著終於到來的錢謙益,風逸才放下了手裡的鼓槌:“錢大人乃是內閣大學士,我相信這事兒錢大人一定可以給我的兄弟一個公道。”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