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拜我為相父,從此以後,將軍國大政盡皆交於我一人之手,然後老夫窮盡一切的去中興大明,這是很公平的交易。
王詡曾經翻閱史書,很是羨慕管仲和齊桓公的故事。
當時齊桓公曾經問過管仲,他說:仲父啊,我好吃懶做,不是個勤快人,估計也當不了一個勤勞的國君,這樣,能不能把齊國治理好呢?
管仲說:不要慌,勤勞並不是一個國君必備的品質……
齊桓公又說:仲父啊,我不僅不勤快,我還好美色,這和典籍之中說的上古聖王,完全不沾邊啊……
管仲說:不用擔心,萬事皆有老臣……
齊桓公還說:仲父啊,寡人……
管仲:……
儘管管仲和齊桓公有仇,還曾經親手拿著弓箭射殺他,以至於齊桓公當時不得不裝死避禍,可齊桓公卻在鮑叔牙的推薦之下,拜齊桓公為仲父,將齊國軍政大權委託於他。
而管仲也沒有辜負齊桓公的信任,在他的改革之下,齊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天下公認的霸主。
所以這一刻,王詡的內心是稍微有些期待的。
他希望朱慈烺能夠有種一些,魄力能夠大一些,然而,幾個呼吸後,朱慈烺都沒有做出任何答覆,他還在思考。
又過了片刻時光,朱慈烺才肯定的點了點頭:“如此,一切就拜託先生了。”
朱慈烺離開之後,王詡忍不住嘆息一聲:哎!
這年頭,想要當一個力挽狂瀾的大忠臣,怎麼就這麼難呢?
不過好在朱慈烺的選擇,不是最差的。
早在面見朱慈烺之前,王詡就做出了七八十來個預案,其中最差的兩種選擇分別是:怒斥王詡為亂臣賊子;保持沉默,既不答應也不拒絕。
如今朱慈烺好歹還有點兒擔當,直接親口同意了此事。雖然比起他爹來,朱慈烺已經很有魄力了,但是距離王詡心中的明主,卻還差了一些。
雖然王詡清楚,這其中更多的是時代的緣故,如今這個時代,已經不允許齊桓公、管仲這樣的君臣出現了。可他的心情,仍舊稍微低落了片刻。
……
第二天。
嗚
嗚
嗚
嗚
伴隨著悠揚的號角聲,鼓聲很快就響了起來。
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