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件事,王詡來做,結果就是天下皆敵,文官們號召四方勤王,最終把大明朝打個稀巴爛。而孔子來做,那就是聖天子垂拱而治,是文官中的激進派進行改革,屬於內部鬥爭。
記錄到這裡,熊巖把炭筆往桌子上一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如今的京城之中,還有至少一萬左右的官員、前官員,還有三萬左右的讀書人,至於家丁、客卿的數目,怎麼都有兩萬的數目,這就是六萬之數。”
“這六萬人,基本上都是識字的,身體素質也極佳,其中的超凡者不在少數。若是能曉以大義,而後,以君子營、勇士營為主體,吸收這六萬預備役,稍加訓練,便是八萬戰鬥力很可觀的軍隊。”
“有了這八萬軍隊打底,你還怕什麼?闖軍號稱百萬大軍,但實際上能打的也就是五萬老營而已。到時候你再找個機會,隨便打幾場勝仗,京城的人心不就安定了?”
“所以你不要擔心,哪怕你的政治能力為零,政治經驗基本沒有,但只要你能打勝仗,人心自然安穩。實力,才是政治之中第一重要的因素。”
“只要你夠強,只要你強的讓人無法反抗,你根本就不需要種種手段、陰謀陽謀,都沒必要。你完全可以將此事,列出一個計劃表來,四處張貼。”
數字行政,最大的好處就是直觀!
百姓們閒著沒事兒的時候,也能對著計劃表,看看朝廷是不是真的進步了。
當百姓們透過自己的觀察確定,自己所在的朝廷真的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小目標的時候,對所在朝廷的認同感,自然大大增強。這就像是養成類遊戲一樣,給百姓們帶來了大量的快樂、自信。
當年墨翟第一次反圍剿的時候,關中之地真的是人心惶惶,這是大明朝二百多年來正統、大義、名分所帶來的影響。
然後熊巖就制定了一個相對簡略,但是有看得見摸得著的計劃,最後,當朝廷大軍到來的時候,計劃已經實施了足足四個月,墨子在這四個月內,帶著墨者們至少實現了一百二十個小目標,直接讓關中之地計程車紳、華山弟子、普通百姓對他信心滿滿。
那個時候,即使是最沮喪的百姓,也覺得墨翟是有活路的。至於那些積極樂觀的,甚至開始思考反攻北京,佔據大明的美夢了。
“你要自信一些,只要拖上三個月,這一戰便是毫無懸念。”
說到這裡,熊巖端著空著的茶杯對孔子示意了一下,孔子也很上道的給熊巖倒了一杯茶。
喝了一口茶茶水,熊巖自信的道:“十六年前,我在預測大明朝未來的時候,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大明朝從來不缺少糧食,缺少的是合理的分配方式。”
“如今,我還是要說,大明朝的硬實力從來都不弱,缺少的是一個合理的動員制度,缺少的是一個合理的政治體制,缺少的是一個合理的財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