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從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第二十七章: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2 / 2)

“墨翟道友,在大明朝這種士紳勾結水賊的事情多嗎?這種士紳聯合官吏,一起盤剝小民的事情多嗎?”孔子認真的問道。

“多,非常的多,士紳與官府聯手盤剝百姓,這早已是全天下士紳們的共識了,這是從師叔那裡得到的訊息。”墨子淡淡的道。

“至於水賊,類似的棋子,不僅僅是士紳,各大門派也有不少。有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門派不方便去做,自然就有了這樣的棋子。”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所謂的正道大派、邪道門派,所扮演的不正是這種角色嗎?只不過眼前的這個水寨是默默無名的,而各大門派則是可以公然的生存下來!”

“這個大明朝,和如今的列國一樣,都病了,病的很嚴重。越是瞭解這個朝代,我就越是相信孫武道友對於大明朝要完的判斷,鄙人現在也覺得,這大明朝遲早要完!”

聞言,孔子沉默了片刻,問道:“士紳們這麼明目張膽,就不害怕朝廷怪罪嗎?這不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朝廷嗎?這樣的朝廷,按理說力量應該是極其強大的,怎麼連士紳都壓不住?”

“朝廷怪罪?嘿嘿,我跟你說個笑話好了。”

“這個笑話發生在萬曆二十五年,那一年,一個叫做楊新芳的人不知為何,公然宣稱要向萬曆皇帝捐獻他爺爺積累了很多年的家產,總數目超過一百萬兩。他爺爺做過薊遼總督,也做過工部尚書,是真正的頂級文官,僅次於內閣大學士。”

“他為什麼這麼做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終朝廷的調查結果表明:楊家只有一萬多兩銀子的財富,什麼一百萬兩那都是此子發了癔症,一個好好的年輕人,就成了瘋子。別管他是真瘋假瘋,反正在朝廷眼裡,他就是個瘋子!”

至於當過薊遼總督、工部尚書的文官,會不會一輩子積蓄只有一萬多兩,那肯定是隻有這麼多啊!

我大明朝的文官,個個都是清廉如水的好官,根本就沒有貪官!

至於孫子為何謊稱家裡有一百多萬兩銀子,那一定是這個孫子有病!

“你說萬曆皇帝是否清楚其中的真相?你說這個調查結果是不是在打皇帝老子的臉?可是萬曆又能做什麼呢?他什麼也做不了,只能賭氣一樣的長時間不上朝,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這就是如今的大明朝,上上下下全在撈銀子,皇帝有心無力。除非出現一個絕世英主,但即使出現了,也得小心自己的小命。”想到自己觀看的大明朝史書,墨子冷笑著道。

這些文官們可比貴族手黑多了,可比貴族不要臉多了!

看著陷入沉思的孔子,墨子繼續講述自己的見聞:“根據老夫的調查,一個縣令,哪怕從來不貪汙,每年也有一千兩左右的銀子。”

“比如士紳修橋補路,從百姓手裡拿銀子的時候,自然會有縣令一份。縣裡的商人做生意賺了大錢,也有縣令一份。縣令即使什麼都不做,縣裡各行各業也得把該有的孝敬,遞上去!這些加在一起,一千兩是差不多的。”

“稍微貪一點點,每年就是兩千兩,正常的貪汙水平,一年總收入三千兩紋銀沒有問題。至於一年撈一萬兩銀子,要麼是上面有人,要麼是快致仕了,已經不在乎官聲了。知府就是三萬兩,至於一省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三十萬兩起步。”

“而如果是福州、泉州的知府,那就賺得更多,因為那裡有海貿。他們哪怕什麼都不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每年也有十萬兩銀子的孝敬。”

片刻之後,孔子終於冷靜了下來:“如今的大明朝確實有問題,士紳們有大問題,不過雖然有了證據,但是我們卻並不能以此為藉口對士紳動手。”

“當然,丘不是說不殺、不驅逐他們,而是理由要換一換,不能直接說他們勾結水寨,這樣會讓其他計程車紳警覺,理由可以換成為父報仇。”

“我們的身份都是孤兒,父母雙亡,可以說父親死亡原因是當初被士紳壓榨太甚,幹活太累,活活累死的。如今好不容易發達了,為父報仇,殺了仇人全家,奪了仇人的財產,這很符合江湖子弟的行事風格。”孔子發狠道。

別看孔子平日裡總是以讀書人自居,可他要是發了狠,也是能親自動手殺人的狠茬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