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魄力,這麼一來,道家豈不是隻佔據五帝之中的兩個位置?”
“只要實現了道家一直以來建國的夢想,並以此為基礎,衍生出一套完整的治國理念,那麼此次五帝之中,道門中人的數目,是完全可以商量的。”
“儒家的治國理念,自不必說,那是多種多樣。大明一個樣,大宋一個樣,大漢一個樣,一開始孔丘道友的儒家一個樣,如今的儒家又一個樣。孔子、荀子等人,每個人都對儒家有著不同的理解。可以說,這幾次世界經歷之後,就數儒家得利最大。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書給孔子開後門了……”
相較於熊巖,孔子身上的嫌疑,可大多了!
一直以來,大明朝、大宋朝、大漢朝,都沒有留下熊子的大名,對此,眾人的理解是熊巖死在了吳國和楚國的戰爭中,還沒來得及發跡就直接死掉了。
少數疑心重的人表示,熊巖有問題!
這麼厲害,這麼傑出的一個人,卻沒有在大漢朝、大明朝、大宋朝留下任何記錄,這本身就很不正常,就是一個天大的疑點,值得懷疑!
但是,這和孔子比起來,熊巖身上的那點兒嫌疑,就啥也不是了!
萬世師表!
孔聖人!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大漢朝儒家是老大!
大宋朝,儒家是絕對的老大!
大明朝,鄉紳們的權力之大更是要逆天!
所以,有著孔子這個大頭頂在前面,懷疑熊巖的,就少多了。
目前的主流猜測有二,第一:孔子是第一個進入玄門的成員,所以獲取了一些隱性福利。第二:孔子可能和天書有什麼不能言說,不能公開的秘密。
“至於理念之爭,我想問道友一個問題:你覺得黃天之世中的底層百姓的生活,夠不夠逍遙自在?算不上算大同之世?算不算和諧世界?”
聽到這裡,墨子實事求是的道:“算!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物質環境極其充裕,百姓吃喝不愁,可以自由自在的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的世界,當然算是大同盛世!”
“所以,如今實現這個大同盛世的機會,就在墨子道友你的手裡,你是選擇拒絕,還是選擇摧毀呢?”
“我知道墨子道友你覺得理念不合,你覺得所謂的黃天盛世,其實全部都是控制在熊巖師兄一人之手,前幾次大明朝、大宋朝的經歷告訴你,將全天下人的幸福,依託在某一個人的身上,是極其愚蠢的。同時,你對於將生死寄託在黃天真符上感到極度不適,但是如果這些都是必要的犧牲呢?如果付出了這些犧牲之後,確實可以實現大同盛世呢?”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