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所有選手都衝過了終點線,大螢幕上,所有選手的成績公佈:
1.第五道,楊祖耀,華夏,成績20秒00;
2.第四道,卡佩爾,美國,成績20秒17;
3.第二道,巴克蘭,模里西斯,成績20秒25;
4.第七道,末續慎吾,日本,成績20秒26;
5.第三道,弗雷德裡克斯,奈米比亞,成績20秒27;
6.第六道,巴頓,美國,成績20秒31;
7.第八道,艾梅多魯,奈及利亞,成績20秒42;
8.第一道,坎貝爾,英國,成績20秒55;
楊祖耀在成績出來的一瞬間,也大聲地狂吼了一嗓子,高高舉起了右手,用力的向下揮動。
彷彿這是一個訊號,在他手臂揮下後,圍繞在終點線附近的記者們幾乎瞬間也爆發了,一下就衝進了賽場。
鎂光燈閃爍,攝影機緊緊跟隨,這一刻楊祖耀就是全場的焦點。但作為焦點的楊祖耀全然沒有成為焦點接受擺拍的覺悟。用力的排開記者,他記得教練說過,會在終點這裡等著他。
擠開人群,無視一眾記者伸出來的長槍短棒,眼神不停的四處尋找,終於通道邊的一處廣告擋板後面,他看到了那個微笑的身影。
楊祖耀邁開了腳步,沒有管左彎右繞的離場通道,衝到最近的廣告擋板,直接跳了過去,緊跑幾步衝到教練身邊,張開雙手緊緊的擁抱了自己的教練。
“教練……”面對這位只相處了幾個月的教練,一瞬間的,楊祖耀腦海裡一個個片段如電影播放一般,一幀幀的閃過。幾個月的時間,他的職業生涯,起伏變幻的比他前十幾年都要來的猛烈。適應與不適應,再到那一刻幡然醒悟,現在迎來了收穫。他彷彿走過了全部的職業人生。而這所有的過程,離不開現在自己所面對的這個人。
情緒交集間,楊祖耀眼淚流了下來,剛剛所有的激動、亢奮轉化成更強烈的情緒,讓他一時間所有的言詞都無法開口。身體也似沒有力氣一般,全身的重量都倚在林幕身上。低著頭,頭也埋在林幕的肩膀裡。淚水浸溼了林幕的外衣。
林幕左手扶著楊祖耀的肩膀,右手輕輕的拍著楊祖耀的背,嘴裡輕聲的說著話,細聲細語讓人聽不清楚。
追來的媒體人士圍了上來,相機的鎂光燈不停的閃爍,攝影機同樣是緊跟而來,一刻也不停的工作著。
直播訊號也跟隨而來,繼續傳輸著,傳到全世界各個角落,各國的解說員透著畫面,介紹著現場的情況。
“冠軍,冠軍,成績最終公佈,我們的楊祖耀獲得了冠軍!他……”
稍平復了一下情緒的楊建隨著轉播鏡頭的移動,也在不停的介紹著場中的情況,直到看到楊祖耀衝出來跳過擋板抱住了一個青年,深埋著頭以後,眼神瞬間閃了閃,
“楊祖耀衝到了場邊,他抱住了一名身穿國家隊運動服的青年,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情緒很激動。運動員付出了汗水和努力,為了心中的目標奮發,在收穫時,內心往往格外的感觸。同樣對於一直培養他的國家和引領他進步的人也格外的感激。
很多觀眾可能對於楊祖耀所抱著人不認識,在這裡,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楊祖耀所抱住的這名青年,名叫林幕,國家隊短跑專案的教練,是楊祖耀的主管教練。同時他也是百米冠軍獲得者趙林的主管教練。也就是說,他的兩名弟子,在同一屆世錦賽上分別拿下了分量最重的男子一、二百米的金牌。現在他是一名真正的冠軍教頭。
體育競技,運動員們付出與收穫,光鮮亮麗、顯露人前。但同樣他的身後有教練有他的團隊,教練、助理、陪練、理療甚至於普通的工作人員。為了這一刻運動員的人前顯赫。他們同樣付出了很多,但絕大多數的他們始終默默無聞。我們激動、興奮,喜悅於運動員獲得成績的同時,在這裡,也要向那些一直為了運動員為了國家體育事業默默奉獻的人們敬個禮,道一聲辛苦,你們同樣是我們的英雄,無名卻也有名的英雄……”
透過電視畫面,楊建很感性的說了一通,他是真覺得這群人不容易。從發掘運動員到培養成能在世界大賽上披荊斬棘,這個過程中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但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一樣不少。國家也需要這樣一群人!
楊建的解說透過訊號傳回了國內的千家萬戶,儘管此時已經是凌晨三點,但守在電視機前的人依然很多。幾乎在聽到楊建解說的同時,所有正在收看的觀眾,忍不住就發出了一聲驚呼,看起來如此年輕,就是兩名世界冠軍運動員的教練。這……很多人在此時深深的記住了這個長相平常、身姿挺拔,直到此時還面色平靜淡然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