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道選手斯皮爾曼抱著大腿退出了賽道,他的一聲痛呼沒能給任何人造成影響,賓士而過的7道背影襯托的他格外的蕭瑟、悲情。
而在另一邊。
從內到外的道次,依次看下來,所有選手都爆發了,但實力和狀態上的差距卻也更加的分明。
最內的朱昆,逐漸接近了三道的德茲蓋伊,大有趕超之勢,也越加的靠近了四道。
四道的克勞福德在拼命,但他無法拉開與內道的差距,也無法阻止右側跑道上的人一步步的拉開距離。他的內心裡有些沮喪。他知道,他的時代過去了!
讓克勞福德感到絕望的五道博爾特,同樣心裡在發緊,半程將過,他與重視的對手之間,差距沒能縮小,似乎還微微的拉大了些。
在彎道上雖然不好完全衡量出彼此誰的速度更快一些,但他還是能夠清晰的感到,有些微弱的差距存在。
博爾特完全不關注其他人,被視為對手的楊祖耀同樣不關注,左右道次的壓力也完全沒被他放在心裡。他跑的很有感覺,他沉浸在彎道的美妙之中。
如果說他和博爾特之間還有優勢和差距的話,那絕對是硬素質上的和彎道感覺上的。他也充分的把這些優勢融合了起來。
楊祖耀跑的很奔放、愜意,肆無忌憚的的發揮著自己的實力,一條彎道,他把狀態和實力釋放的淋漓盡致。
九十米、一百米、一百一十米……
“……楊祖耀的啟動速度非常快,他跑的飛快……他超過了七道……博爾特緊隨其後,他在拼命追趕,他們兩人超過了其他選手很多,他們的實力和發揮非常驚人……彎道進直道啦!!”
在解說楊建越發高漲和激昂的解說聲中,賽場上,最靠前的選手已經進入到彎道上直道階段。
無數的場外觀眾被場中的情況和解說的話語點燃了情緒,熱血在沸騰,腳底到頭頂,道道暖流周身遊動,刺激的他們一陣陣的顫慄。
現場的觀眾更加的激情,比起場外觀眾只能看到鏡頭所在的畫面不同,他們全景俯瞰著選手的激烈角逐,那激烈的速度碰撞,華夏選手的強勢,格外的讓人動心。
一股股的情緒油然而生,噴薄而發,肆意揮散在體育場內。
“華夏,加油!”
“楊祖耀,加油!”
“……”
在吶喊和口號聲中,彎道和直道的轉角處,一紅一黃兩道身影彷彿閃電般劃過。
楊祖耀當先踏入直道,柔和、順暢、自然,又不失力量與爆發,身形端正的向著終點衝刺而去。
博爾特緊隨其後,毫釐間跟著踏上了直道,依然緊咬在楊祖耀身後。
他咬著牙拼命的邁步擺臂,華夏人超出他預料的強勢,比他了解過的任何時候都要強勢,讓他著實有些驚歎。
或許說,互相間都有驚歎,而且,兩人的差距看起來也極其微小。
不過與其他選手間的差距可就不那麼小了。
在兩人之後,緊接著進入直道的便是美國選手迪克斯,與以往不同的是,他有意的加強了前半程的節奏。這也使得他以第三的位置登上直道。
緊跟其後是朱昆,在最容易受其他選手影響的內道,他穩定的按照自己的節奏跑到現在。他的速度和後半程的發揮也逐漸的顯現出來。
再其後,克勞福德上來了,德茲蓋伊上來了。而原本準備跟上的馬蒂納卻是停了下來,蹲下來揉了揉腳踝的他,黯然的退出了角逐。
又一名選手在激烈的比拼中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