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思緒跳動了下,楊祖耀頓時有些愕然。好像中教練的毒越來越深了。
好像都不老,而且都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呢,包括他們教練都是呢。從什麼開始,我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了?是因為實力的自信,還是因為心態的轉變?
哪怕是去年,他也不敢想象能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心境平和的給隊友鼓勁。如果真拿那個牙買加少年做比較,我們何嘗不是幸運。
那就永遠保持著這份幸運走下去吧,教練已經先走了一步,告訴了我們,只要繼續努力提升,繼續肯拼,一切皆有可能。我們都要跟上,不能掉隊,華夏的未來路上,我們都要追逐著腳步走下去!
賽道上的選手各自在調整著狀態,而此時賽場外觀看比賽的觀眾狂呼聲越發激烈,情緒也一步步的高漲起來。
尤其是看臺上的的華夏觀眾,從21號短跑專案開賽開始,一步步醞釀到現在,觀賽的陣容在不斷的擴大。旅歐的國人,駐外的國人,同為代表團的其他專案運動員,不斷的向著奧林匹克體育場湧來。
在奧運會男子短跑專案中,華夏終於有了自己的位置,向著世界、向所有對華夏懷著偏見與傲慢的人展現了我們華夏體育健兒的風采!
人們無法確定下一次是否還有,或者還要再等多年?但此刻至少他們身處體育場中,聽著賽場內的主持人介紹著運動員,介紹著華夏的運動員,那激動人心的榮譽字尾,那鄭重中帶著些敬佩的語調。他們深感這份光榮,就只為了這一份與有榮焉也值得他們投注更多的熱情。
“……第一道的是來自……”
“噢!”
“噢!”
“#@*!”
在一陣接著一陣的歡呼聲中,現場的大螢幕上,出現了男子200米半決賽第一組全部運動員的資訊。
第一道,克里斯蒂安·馬爾科姆,英國;
第二道,弗蘭克·弗雷德裡克斯,奈米比亞;
第三道,弗朗西斯·奧比克維魯,葡萄牙;
第四道,肖恩·克勞福德,美國;
第五道,楊祖耀,華夏;
第六道,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牙買加;
第七道,朱昆,華夏;
第八道,傑如辛斯基,波蘭;
……
伴隨著介紹和不時移轉的鏡頭,運動員們配合著完成了賽前最後的互動,接著八位運動員各自在自己的跑道上開始了最後的熱身調整。
“on &narks!”
不到一分鐘的時候,給與他們最後的賽前調整時間結束,各就各位口令聲響起。
楊祖耀輕拍了下大腿,原地再次跳了跳後,撥出一口氣,俯身蹲在了起跑器上。如同他一樣的其他七位選手,也各自做好了起跑準備,賽事一觸即發。
“崩起,放鬆,再蓄力,讓身體完全進入待發的狀態中……”
&!”
彎道的起跑位置前,裁判們再次檢查了各位選手的起跑準備,確認無誤後發出了訊號,緊隨其後,一聲預備的口令響起。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