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體育場,
全場觀眾沸騰的歡呼聲宛如雷霆一般,震動雲霄!
同時,全世界此時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隔著畫面都能感覺到現場震耳欲聾的鼓譟聲,他們心裡也不由的期待中帶著些焦急。
鏡頭裡,計時牌上顯示的第一名成績已經清晰的顯示出來,但最後那一下,兩位選手的差距真的不大,都是傾身向前,都是速度極快,他們真的不好分辨。
對於更關心的華夏觀眾來說,欣喜、忐忑、糾結,各種情緒更是不一而足。他們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畫面,他們激動於無論如何至少也是一塊銀牌入賬。但誰能不期待更進一步?!
終點線附近,他們沒有看到任何運動員有特別的表示,而解說員此時偏偏又沉默了下來,讓他們都不由秉住了呼吸。
幾秒的時間,從最後的一聲衝線喊過後,楊建和韓橋的聲音停頓了,一瞬間他們沉默住了,腦海裡翻滾著無數的思緒,眼睛裡不由的有了些溼潤。
又是一兩秒,當攝像機的鏡頭畫面對準運動員時,嘶啞的似乎要扯破喉嚨的顫抖聲音,陡然間響起了:
“……贏了,贏了,贏了!林幕贏了,最後關頭,他頂住了壓力,頑強的保持住了領先優勢……他戰勝了美國選手,戰勝了牙買加選手……44秒01的成績也是今年國際比賽中400米專案上數一數二的好成績。這一成績再次重新整理了亞洲記錄,現在,他是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他創造了歷史,他更創造了奇蹟…”
電視螢幕上,楊建的聲音響起後,畫面也跟著流轉,最後衝線階段的慢鏡頭出現。
所有觀眾此刻都看到了,最後衝線,林幕只以比那名白人選手堪堪的身位優勢,率先的衝過了終點。而衝過終點只緩衝了幾米就軟倒在地上。
一瞬間的,暖流猛然流遍全身,無數矜持的人,此時眼眶裡也不由的有了些潮意!
鏡頭再次流轉後,畫面重新回到了體育場,最終鎖定在林幕身上。
此時的林幕,胸口還在不停的起伏著,人坐倒在地上,臉朝向現場大螢幕的方向,手已經高高的舉起。笑容燦爛的一張臉,潮紅中透著些慘淡的白。燈光照射下,散發著晶瑩的光澤。
現場和電視機螢幕上,男子400米比賽選手的最終成績出現:
1,第四道,林幕,華夏,成績44秒01;
2,第三道,傑里米·瓦里納,美國,成績44秒03;
3,第二道,奧蒂斯·哈里斯,美國,成績44秒21;
4,第五道,德里克·布魯,美國,成績44秒42;
5,第六道,布蘭登·辛普森,牙買加,成績44秒66;
6,第八道,達維恩·克拉克,牙買加,成績44秒76;
7,第一道,萊斯利·德容,法國,成績44秒83;
8,第七道,布萊克伍德,牙買加,成績44秒94;
……
終點線前,緩了一會,稍微處理了一下嚴重的負面狀態,林幕悠然的站了起來,朝著終點處走去。
視線掃過了終點附近的運動員們,此時大多都是愕然的看著大螢幕,臉上的表情也是各自不同。林幕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失敗情景,但不妨礙他透過前身的記憶感受一下。
或許是因為差距的原因讓他們沮喪,或許是輸給了一個本不該輸的對手,懊惱、不服,如果重來一場,或者再有下一場,如何?
但終歸也只能是想想,競技比賽,哪有這許多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