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隊12人參賽,有7人進入決賽,獲得了1金、1銀,3銅,一個第五,和一個六,最終列獎牌排第6位。超額完成了賽前制定的預定目標,更是在多個專案中實現了重大歷史突破。
隨著室內賽的落幕,訊息也漸漸傳回國內。成績喜人,因此關於本次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的各類資訊,在新舊媒體的有意傳播下迅速傳開。
3月9日,燕京國際機場。
參加第十一屆室內田徑世錦賽的華夏代表團回到燕京,早已經得到訊息的記者和部分田徑愛好者在機場迎接了代表團一行。
歡迎、祝賀,當然也少不了例行的一些參訪。經過一番安排,取得了成績的運動員受到了重點關照,而作為教練員的林幕也沒能逃過眼亮記者的追蹤。在馮勇和餘偉立的有意推動下,林幕也做為了代表團的代表接受了部分媒體的採訪。
隨著採訪結束,各自散開後,一篇篇報道也隨之出爐,影響也同時在向著全國蔓延!
《華夏力量揚威布達佩斯,田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歷史性突破,繼巴黎世錦賽後,短跑專案再創佳績……》
《著眼雅典、展望燕京,田徑向世人展現……》
《華夏田徑接力總教練林幕:我們正走在邁向世界的路上……》
……
眾多媒體爭相報道,充分讓人們瞭解了比賽和田徑隊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此時,央視新聞網體育頻道上一篇名為《我們更需要多些思考》的文章卻從另一個視角解讀了下。作為傳統媒體的老大,哪怕是在網路陣線,其影響力也同樣不小。
其後,隨著部分媒體的加工轉載,也為更多的人帶去了一些思考。
“……燕京時間今天凌晨,第10屆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落幕,最終華夏隊以選手楊祖耀的一枚男子200米比賽的銅牌完美收官此次征程……
金牌、獎牌、名次,最終排名,華夏隊均取得了歷史突破,這表明華夏田徑穩中有升,發展勢頭喜人!然而,在感受成功的同時,對成績我們似乎需更細緻的分析一下。
12人比賽,7人進決賽,5人獲獎牌,所有運動員的比賽情況和成績差別似乎很大,但我們綜合歸納了一下,卻也不難看出有著共通之處。
技術、心態、當前身體狀態,在認知中這些都是左右比賽成績的關鍵要素。或許我們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解讀下這次室內賽……
首先,技術問題!
技術更好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技術有待加強、改正的折戟成沙。而這個技術不但包括了技巧,同樣也包括了使用技巧的意識。
短跑專案再創輝煌,跨欄專案也取得了進一步的突破。從比賽過程中,筆者看到的是,預賽、半決賽、決賽,三場下來,選手在不時的對技術做著區域性的調整,因人因己,最終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而跳遠、三級跳遠專案上卻是踏跳犯規連連,因此而半數直接失去晉級機會,進入決賽的同樣沒能有多少改觀,最終成績可想而知。
踏跳犯規,在田賽跳躍專案上一直是比較難解決的技術問題,包括世界紀錄保持者在內的很多世界級頂尖選手,都有不同程度的犯規問題存在。但連續因為犯規而被淘汰,少之又少。因此,在筆者看來,這是技術問題,更是意識的問題,我們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們應該多些思考……
其次,心態問題!
還要先說到短跑和跨欄,他們的對手,包括積分排名世界第一,包括號稱室內賽60米不敗,包括剛幾天前才戰勝自己的對手。運動員們面對諸多強手,從預賽到決賽,一場好過一場……
而在鉛球、撐杆跳專案中,同樣是面對世界強手,成績卻是隨著比賽程序呈直線下降。一名成熟的運動員應該是善於比賽,善於把握比賽。面對強手需不懼挑戰,面對預賽中較弱的對手,應更有針對性的去做些調整,表現在每一輪比賽中就應該是善於掌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