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天的時間在運動員們各自努力的熱火氛圍裡悄然劃過,轉眼間離元旦越來越近。
絕大多的運動員們,在各自感受進步的欣喜同時,也期盼著元旦的到來,集訓營已經決定元旦會有幾天短暫的假期,再等假期結束,冬訓的日程也臨近尾聲了。不管進步與否,人難免的總會有那麼些期待舒適的心理。
但國內目前最頂尖的這批短跑運動員,卻正沉浸在技術改進的痛與快之中,所有的身外事都已經無暇顧及了!
基地田徑訓練場
快速的腳步聲掠過跑道,陳建海猛然在起跑器上一蹬,開始快速的起步加速向前衝。
幾臺高速攝像裝置,設定在起跑位置和跑道兩側,從起跑時雙腳離開起跑器瞬間的動作就開始捕捉,再到跑道邊沿著軌道飛速的跟拍。一點點的記錄著這一次跑動的全過程。
“身體還能穩住,他目前的送跨和步頻還沒到可以發揮的極限,不過他的力量和速耐快跟不上了,中後程明顯的呈現頹勢。我們再放一遍,看這裡……還有這裡,擺臂、邁步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下一步的訓練按照計劃,現在的步伐節奏繼續穩定磨合。重心側重下調整到素質強化……”
賽場邊,一圈人湊在影片顯示裝置前,顯示器並不大,都只能探著腦袋,靠的很近。居中的林幕指著慢放的影片裡的動作一點點的幫著分析。
這樣的場景已經很多次,圍著的人從剛開始的只有餘偉立和林幕他們幾名教練,逐漸的變成現在,包括中心和隊裡的科研人員在內,十好幾個。
裝置是燕京調來的,基礎設施是在專案確定下來後,運動員在調整階段就已經開始落實了。對於這一次的運動員改進,包括中心也是重視的。
本準備只充作輔助,提供些參考意見的林幕,因為更擅於使用裝置分析,最後只能被推著做了主角。
而孟教練和陳教練他們也不由的有些慶幸,幸虧如此!
“嗯!”眼睛盯著影片裡陳建海的動作,孟少強輕輕的嗯了一聲,一臉思索之色。
“這些東西可真是不簡單!”袁國華看影片裡的超慢速的播放,不由的感嘆了一句。同時一臉欽佩的看了看林幕。
亞錦賽前,林幕曾經主持過一次影片分析,當時他沒有參加過。相對於其他幾人,他在看到裝置分析所能起到的作用後感觸要更大些。
運動員出身,對於所有的基礎技術動作他都不陌生,而所謂的先進技術,他也知道都是透過一點點的細微調整來達到效果的。現在有這樣的分析,能細微到發力的肌肉收縮與釋放都清晰可見,用處何其大。
正因為如此,幾天的經歷下來,他在感慨的同時,對於林幕很多時候都能在影片沒播放之前就已經看出細節問題這一點,格外的欽佩。難怪有“火眼金睛”的綽號,難怪能把趙林和楊祖耀的成績帶的如此。
他有些自嘲,在年初,林幕跟他們探討技術動作時,他甚至想過對方只是個會誇誇其談的人。原來教練員也真的是有天賦異稟存在的。
“好!陳建海的這一組先到這,下一組趙林和楊祖耀的!張教練,去跟師傅們招呼一下,今天要多拍幾組,要麻煩他們辛苦些。運動員現在的動作已經有些樣子,已經有總結的價值了!”
林幕朝最外邊的助教張慶吩咐了一聲後,就看向了靠在他身邊右側的餘偉立,“餘指導,現在陳建海他們的動作也同樣有一定價值了。從開始到現在影片素材和分析記錄都在。是否能普及到其他運動員身上的,需要以後帶隊的教練根據所屬運動員的自身情況,來探索最佳化的空間……”
“老餘,我還是要跟你說下,你讓林教練跟我走吧!回頭我再去找馮主任說……”
餘偉立還沒答話,同樣在林幕最近位置的另一個50多歲老頭先開了口,一上來就嚷嚷。
“你個老童,我說的不可能,我這裡不可能,馮主任那裡更不可能,早讓你死了這一條心了。你要是再提,我可趕你走了。我現在可是這裡負責人!”
餘偉立一臉無奈,“惡狠狠”的說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