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只為成就那些夢想> 第二百章 短跑組會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章 短跑組會議 (1 / 3)

會議室裡,

林幕的解釋讓一眾人若有所思,集訓是不是一樣暫且他們還沒考慮到。但就林幕所說的這些理論,在座的人都是心底裡有了思考。

國家隊的教練們瞭解的要更深些,他們是見證著趙林和楊祖耀兩人崛起的。從一開始,踉踉蹌蹌、跌跌撞撞的練極限、拼極限,或者就像林幕剛剛說的那些優先順序。一路走過來,從世錦賽結束後他們看出了,林幕正在逐步改變著之前訓練的方向,優先順序的變化已經在逐步轉變,整個過程非常清晰。

現在的兩人比起當初世錦賽時的趙林和楊祖耀,無疑在技術和身體的結合上更好了許多,靠的是那段時間如瘋魔般的鍛鍊身體體能素質的基本要素。

突出了優先,下一步再補足,哪怕成績看似低了,但只要是資深的教練都能看的出一個是幾乎到極限的發揮,一個是逐步成長的遊刃有餘,哪個更好,不言而喻。而且他們甚至可以判斷的出,在未來某一階段,或許林幕會再次突出一個優先順序。

“這個問題就到這,我們的冬訓時間不長,優先順序是體能和綜合素質。技術細節方面,不是說不練,主要的方向應該是強化了身體素質後,用更適合運動員本身的技術來發揮。這些方面,如果到時候有需要,我以及其他教練都願意提供支援的。我本人很願意和諸位同仁探討……”

餘偉立暗暗的點點頭,會議的節奏掌控的不太好,還是沒適應他應該有的身份,但勉強還行。主教練本來就是定方向的,不是主管教練的保姆,如果幫每一位運動員摳技術,那還要主管教練來幹嘛?何況,集訓也沒那麼多時間讓人如此去做。

已經說到這裡,見也沒人再說。林幕才繼續道:“此次冬訓,我將時間劃為兩個週期。第一週期是從現在開始到12月底,第二個週期是從之後到冬訓結束。

第一週期是素質強化階段,打破過去多年已經形成的運動員機體的平衡和適應狀態;第二週期是培育發展階段,讓機體在上述多方面已經有所提高的前提下,結合個人不同情況接受新的刺激,在打破舊有平衡適應狀態後,在新的更高平臺上形成新的平衡和適應。

或許在將來,只要運動員還有潛力可以挖掘,這樣的過程應該是迴圈往復的。

所有的訓練都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提高運動員的身體體能綜合素質,提高比賽成績,具體是……”

會議室裡,林幕娓娓而談,與會的人包括餘偉立在內,都是很專心的在聽。偶爾還有人用筆記錄下幾下。對於運動員來說,可能是一次接受新鮮刺激的機會,對他們來說,何嘗不是!

說著說著,林幕站起了身,走到了會議室裡擺放的白板前。

拿起白板筆一邊說,一邊將一些重點的內容寫在上面。

原本一次碰頭和計劃會,被林幕逐漸的演變成教練員講座。不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一個年輕教練給一眾老教練講起了訓練,總難免的讓人覺得有幾分詭譎。不過身份和成績擺在那裡,到的此刻,反而沒人覺得突兀和違和了。

其實林幕在之前就有考慮過如何來幹這次的工作,既要有他主教練的職責,同樣也希望能透過這許多運動員的訓練來總結出他之前設想的東西。更想著能多發揮這些教練們的主觀能動性。

他不可能真的能事無鉅細的涉及到每個人,他也忙不過來。他能負責的可能也只是那幾位最頂尖的,其他人只能靠這些帶隊主管來,甚至於很多沒來的那些教練員們去主動嘗試。既然要分派任務,那麼大方向不能錯了,具體細節也要穿插在冬訓的日常訓練中。

在林幕看來,沒有什麼能比這樣一個時機更合適的,兩個多月完全的空隙時間,很適合的氣候和高海拔訓練環境,優秀的教練員群體和相對先進的科研輔助團隊。國內能集中的優秀要素基本算是齊全了,需要的也就是走出這一步。

“我們說到身體是技術的保障,如何去創造一個更有利於短跑運動的身體要素,具體訓練計劃由各位自行安排。但大方向無非是這麼幾點……

心理的、神經肌肉系統的、核心力量和力量反應的、靈敏、協調、柔韌,當然也少不了耐力和步幅和步頻方面的。我們可以在認識和實踐上變革創新,主動去打破原有的平衡與適應,給與運動員新的機體刺激和神經刺激。根據不同人的不同情況,也許會有多次,需要不斷的去調整……

訓練安排應是以不同運動員情況進行,兼顧個人需求,有針對性,同時青少年運動員和已經成型的運動員所需要使用的方式應該要有所不同。

突出這個針對性,青少年或者是潛力運動員,安排方法應以圍繞完成不同素質的要求來制定,應以解決具體問題為主要任務,改變過去那種面面俱到缺乏重點的做法。

雖然,平衡、協調是短跑運動員的要求,但人必然會有優勢和弱勢的地方。首先突出優勢,透過優勢點的發揮再來尋求一個弱勢項上的補足。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這在我看來或許是能充分挖掘運動員潛力的一種方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