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盯著影片裡的幾個背影,特別是當事的運動員,現在講到他們的問題了,他們尤為關心。畫面中,隨著他們一步步踏出,差別確實很明顯,
“保哥好快!好穩!”直到畫面停止,趙林忍不住的出身讚了句。
確實,影片中最穩定的就是沈保,跟之前放的外國選手幾乎一樣,在前半段,每一步邁出去都幾乎是直線,身體的重心也很少有變,而其他四人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位置變化和身體搖晃的自我調整。
趙林的話林幕很贊同,沈保確實是快和穩,但這是步頻太小才保持住的效果。而且起跑的時候比起後面更小,透過對比就能看出,沈保如此頻率下的步伐,速度很快,但是別人一步抵上他一步多,而比他更矮的沈歡步伐都要比他大,這也是當初給沈歡調整的。
最後半程下來,其實領先的優勢很少,遇到步幅和爆發都強的,甚至難以跑出優勢。比如和趙林比,同樣的時間到了半程,他幾乎沒有優勢。
輕輕的點點頭,林幕分析道:“是的,沈保的最快最穩,但百米最後成績如何?!問題在於步幅,特別是起跑時的前面步幅,太小了!”
沈保有些尬,摸了摸頭也不反駁,這次全錦賽100米他參加了,輸給陳建海,他意料之中。輸給沈歡,他勉強也接受,但又是輸給了一個大學體隊的學生運動員,他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都是這樣的問題,前半程稍領先,後半程被甩出去。
這裡面有曾經的教練的原因。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他當初開始練跑步的時候,前面步伐其實比現在要大些的,但是教練要求他改變的。
他也想著反正全程他估計也跑不了什麼樣,不如壓縮下前半程。因為這樣他的前三十米很快,這樣的小步幅沒有影響他的速度,反而把他的靈活發揮出來了!再練練速耐和綜合體能,說不定就能發揮出不錯的水平。
“前期壓縮步幅,發揮出步頻的最大極限,從起跑階段就佔有優勢,對吧?”林幕微笑著看向沈保,得到了沈保的肯定後,他接著道,“但因為這樣的頻率,消耗是極大的,中後期因為步頻的連鎖作用,如果沒一個足夠優秀的速耐和反應力來支援,掉隊是必然的,更何況還有力量上。這個是後面的問題,我們先不說這個,回到剛剛的問題上。”
沈保幾乎要跳起來,別不說啊。屁股微抬,剛想著開口說話,他練速耐、練體能有效果,但效果還是不夠理想,他也想找點問題,自己也要能提升一把。
只是猛然想起了什麼,接著按捺住重新坐了回去。眼睛也不經意的掃了掃隔著兩個位置的劉仁教練。
“在起跑階段身體不斷地在調整重心,身體左右有些微的搖晃,路線不直,這中間損失了速度,這是必然的。”林幕點了一下螢幕上趙林落地的左腳,“這跟腳步落點沒有關係,造成重心不穩的原因,是因為缺乏了由靜止到高速間的變化中,維持重心穩定的能力和接受速度的能力。所以人才會下意識的透過腳步來調整。”
林幕很認真的下了判斷,這是一直以來的問題,從開始帶人起,林幕觀察到的情況就是如此。從帶人開始,他就有過諸多分析了。剛5個人的對比中,除了前期刻意控制步幅的沈保外,其他幾人就數趙林的搖晃要最輕微,連一直堅持著做林幕當初安排的部分訓練的沈歡都要比陳建海稍好些。
林幕說到這裡,大家算是徹底明白了。
楊祖耀比其他人要看的更仔細,他其實有過分析,只是從沒察覺過身體搖晃的問題,不用這樣的影片播放,也不可能看清楚。但速度反應力他是知道的,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核心力量!專項的核心力量和力量反應!”楊祖耀很肯定的說出了他的判斷。
林幕微笑著給了他一個讚賞,“對,核心力量和力量反應。這也是從一開始我所強調的東西。核心力量是任何運動的基礎,在我們短跑中,不但對於穩定對於爆發作用明顯,還會提高你在騰空過程中胯關節對下肢的發力支援。也就是作用在步幅上。之前給小趙做的步幅調整到穩定45步的訓練方向,也是基於他核心力量有提升的前提。”
楊祖耀若有所思,趙林恍然大悟,其他運動員和教練員則是面色嚴肅的在轉著腦子。至於兩位領導,臉色的表情則是有些意味莫名。
投影儀旁,
操作著播放裝置,林幕沒去關心他們的表情,接下來,一組組的影片畫面在播放著,途中跑、後程衝刺、壓線動作,一點點的細微變化,甚至於跑動中身體的區域性肌肉的力作用細節。林幕一點點的做著分析。透過運動員和國外頂尖選手的對比,還有之前列出的5人間的對比。林幕再一一的給出針對性的解釋。
在坐的運動員們越看越是有些嚴肅,特別是陳建海和沈保。透過這樣的對比他們才發現,原來問題如此之多。不說跟國外那些人比,因為國外的勉強還可以說是身體先天上的劣勢,跟趙林和楊祖耀比也差的不少,身體上和技術意識上都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