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表情,沒有語言,就是輕輕一個點頭,但他好像就變成了一個局外人。這也好像是一個訊號一般,時刻在提醒他,他還沒有真正融入這個團隊。
這個33歲的理療師,曾經是人嫌棄的物件,至少也是不討喜的一個人。因為很多人都覺得他就像一個混日子的人,水平如何先不論,但就對待工作的態度讓人很看不慣,懶散還有傲氣,時常還有些怪話。
沒想到幾經輾轉,來到這裡,幾個月間,人彷彿是昇華了,變的積極、勤奮。而且,他看的出,白宏成的水平不低,國家隊臨時派來輔助的物理治療師和理療師,這幾天可被他震的不輕。
比他們更精準的眼力,把控極限的程度恰到好處。強有效的理療恢復手法。剛來兩天派來的人還帶著點傲氣。但沒幾下就被震的不敢再吱牙了。
人都有夢想,或者說是理想,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機會,迸發出自己的光亮。他有些羨慕白宏成,因為他找到了方向,付出了努力後現在得到了認可。他並不是個敏感的人,但他還是能感覺得到,林教練對於白宏成是親近的,白宏成是真正的融入了進來了。
還有路要走啊,希望能走的更快些,張慶在心裡默默的想道。
放下手裡的東西,沒再想這些個七七八八的事,張慶也開始活動身體熱下身。一會等他們熱身結束稍事休息後,他的工作就要開始了!
執行主教練制定的訓練計劃,輔助主教練完成日常訓練工作,監督、監控運動員訓練情況。當然少不了陪跑和計時的雜活。這是他的工作內容。
拿到訓練計劃的那一天,他是迫不及待的就想要趕緊的進入助教的工作節奏中。他憧憬過可以完美的執行訓練計劃,甚至於能有個查遺補缺的體現下自己的價值。但是當他看了訓練計劃後……
看的過程中,他頭皮一直都是發麻的,他理解了老總為什麼這麼鄭重的派了理療師和治療師。確實是真的瘋,有些專案他不太明白意義所在,但不妨礙他對訓練量的判斷。而且那些緩急斜坡,從上往下的極速衝刺,危險性更不用說的!
本以為這兩名好歹是獲得過世界冠軍的運動員,對於如此瘋魔的訓練計劃會有些牴觸。他這個監督和監控的工作會不好做。但實際上的情況讓他又是一陣意外。
積極、勤奮,他第二次想到了這樣的詞,不是他拙於詞彙,是他不想用其他的詞來描述。兩名世界冠軍,從早到晚,上午的內容,訓練、訓練。中午午餐後休息2小時,也就下午兩到三小時技術方面的訓練,稍微量小點。接著就繼續訓練、訓練。晚餐後,健身房裡繼續訓練、訓練。
運動員們沒有任何情緒,都不能用配合兩個字來形容了!更不可思議的是,如此的訓練量,沒受傷,幾頓營養餐再加上恢復理療。一覺起來,第二天又是龍精虎猛。過程中哪用的著監督,他這個助教都是被拖著跑的,他極為辛苦的才勉力跟上節奏。也只是跟上,老總說的多學習,多分析,努力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目前是別想了。
他勉力跟上了,但同來的國家隊的物理治療師和理療師就有些找不到節奏了。起初他們到來是抱著主導運動員身體狀態監控和恢復諸事的。第一次準備著主導,是在看到他們的瘋狂勁時,但也僅僅只是這一次,之後就是瞠目結舌了。
因為他監控身體的檢查手段,不如人家的一雙眼睛好使。人家控制著在極限邊緣始終晃盪,那是有底氣的。理療師更是傻眼,一不是固定時間,二沒用上手檢查,這怎們弄?最終,也只能去給白宏成打下手,指哪打哪兒。
用白宏成的話來說,他水平還不夠,看的還稍微不那麼準,有點誤差,雖然影響不大。咱們林教練那才是真正的火眼金睛。
伸展著筋骨的張慶,不由的看向了正在做著最後一個熱身專案的林幕,這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之前有接觸,進了團隊後又是天天接觸,但越多深入越是看著模糊。
今天上午的訓練準備專案就快完成,過會就要開始今天的正式訓練了!此時的林幕可沒心思去分析別人的心路歷程。過了一遍今天要完成的專案計劃內容後。腦子裡不由的想到了這幾天的訓練情況,他自己都覺得有些瘋,比他想象的進展要快的多了。
在他做出計劃的時候,他預計的是能在亞錦賽前完成一輪就不錯了,說不定還會有些勉強。但幾個人幾乎都是拼著命的訓練,一天都是十幾個小時,連他自己都這樣過來了!而結果就是僅僅過去7天,這第一輪天賦突破訓練的內容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了。只要3天,不會超過3天,他相信肯定可以完成。
要是按照這麼來算,90多100的天賦,所有屬性協調著突破一輪只用10天時間,那一年下來就直接能突破到所謂的人類極限了,這太瘋狂了!當然事實上不能這麼算,以後隨著不斷提高,突破所需要的訓練量肯定會有遞增。而且人總要有休息的時候,還有比賽階段肯定也不能這麼練,還有調整身體、儲備體能、強化身體技術動作的時候。但哪怕如此,林幕都相信要不了幾年。
林幕很欣慰,有如此大的進展,或許也只是臨時的特例,但還是足夠讓他感到高興。運動員們足夠努力、拼命,帶來了提高。沒有什麼是能比看到進步更能令人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