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問:為啥不帶在身邊?
他道:為什麼要帶在身邊呢?
我說:因為它珍貴,那可是世界冠軍,因為它是那麼大的榮譽,經常能摸摸那多美?!
他道:過去的無論是榮譽、還是獎牌都只是經歷,吸收了是財富,一直帶在身上就是負累!我們需要吸收他,向著更遠的地方去邁進!
……
這是一天訓練間,我和前短跑世界冠軍楊祖耀之間的一次訓練之後的對話。徵得了他本人的同意,我把這段話記錄了下來!
因為林教練的臨時決定,我們幾個初出茅廬的小夥伴有幸能跟著真正冠軍團隊一起訓練。
但初時的我,除了震撼更多的卻是意外,除了對待訓練的態度,平時相處,他們更多的是親近和隨和,他們沒有曾經我見識過的冠軍“霸氣”。
於是,我想到了金牌,但他的回答讓當時的我並不能完全理解……
那幾天的訓練經歷是我運動生涯中很寶貴的一份財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與頂尖高手之間的差距,讓我剛剛有些躁動的心也徹底的平靜了下來。我想,不但是我,同在一起訓練的幾位當年的小夥伴應該也同樣如此。
儘管那位趙哥一口口的叫我“小胡”顯得毫無違和,但不可否認,他跟我們是同齡。
而也是從林教練、趙哥、楊哥、老白、張教練那裡,我漸漸了明白運動員真正需要的——超越!
——節選自《我的跑道人生》
作者:前徽省田管中心副主任、田徑隊總教練胡林山
…………
“老武,我才哪到哪兒啊?你也跟著咱們教練十多天了,就沒發現咱們教練那眼力?還是沒適應咱們教練的節奏?”
小體育場,熱熱鬧鬧的十幾個人在跑道上揮灑著汗水,白宏成坐在場邊,盯著場內的情況,還抽空著和身邊的老武交流著話題。
林幕給他電話後,當天下午他就趕了過來,第二天就正式開始進入工作狀態。也僅僅幾天時間,他的表現震撼了老武的同時,也讓老武體會了和他不同的理療師的另一種工作形式,這也彷彿給老武開啟了一扇窗。
運動員訓練時,兩人在場邊也時時交流,漸漸也熟絡了起來。時而老武有請教些東西,白宏成也不推辭。一個團隊核心,他所執的對於事務的開放態度,也自然的植入了團隊之中,影響著所有團隊的人,白宏成也不例外。
“林指導眼力確實厲害,不過你這個好像也厲害!我真算是見識了什麼叫目光如炬,人眼睛真的快趕上機器了?!”老武很認真的點頭說道。
“哈哈,把控上比咱們教練還差點,不過現在勉強能摸的大差不差!至於手法……”能被人稱讚,白宏成還是挺高興的,不過他可不盲目自大。
“老武,要說手法,你不比我差,可能還要稍強點,你別謙虛……我能看的出來!”看到要說話的老武,白宏成擺擺手,接著表情認真了許多,:“老武,咱們被稱為理療師,什麼是理療,物理治療,用物理手段給與舒緩、恢復、治療。從專業上來說,咱們在運動隊確實可以有很多發揮的地方。但要真說,在運動隊裡更多時候也就能幹個按摩師傅的工作。理療、理療,咱們能療什麼?能讓咱們給運動員們扎針、烤電?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