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文明這種這種作戰方式,無疑是在減少宇宙中本就稀少的生命行星。
要知道改造一顆行星生態環境的花費,可要比直接開發一顆生態環境宜居的生命行星大上幾十倍。
於是最終新神河文明的高層經過商議,將蘭斯文明的主力艦隊和星際步兵都調到了南部星域去對付三角體生物。
因為和三角體生物的戰爭,大多數都不需要星際步兵的參與,於是慢慢抵禦三角體生物入侵的任務就都落在了蘭斯文明和雷刃文明身上。
至於地面部隊較為強大的天道神河星人,除了在這片戰線留下了一些小型偵查用的飛行戰船之外,主力已經全部去支援形體戰爭的獸體戰線。
隨著蘭斯星人的戰艦進入大氣層,原本因為射程原因沒有開火的中小型炮塔終於開始發出自身象徵毀滅的光焰。
這還沒玩,只見蘭斯星人的戰艦兩側艦體裝甲向下翻開,一艘艘銀灰色的飛行戰機從中飛出,加入了這場圍剿三角體的行動中來。
隨著蘭斯人戰艦上的近防炮,主炮,還有副炮的不停轟炸,由五十多隻三角體生物聯合構成的微波立場逸散能量的速度,漸漸的跟不上了蘭斯人攻擊的速度,數秒後終於宣示告破。
粗壯的光束從聚集在一起的三角體生物中穿過,射殺了數頭位於光束軌道上的三角體生物,而剩下的則是作鳥獸散,從各個方向呈弧線規避著炮火邊向蘭斯人的戰艦飛去。
這個時候之前那些被蘭斯人投放的小型戰機開始發揮了作用,它們的尾部噴射著淡藍色光焰,在空中穿行襲向三角體們。
作為能讓神河文明忌憚的三角體生物們自然不會如此落敗,它們的身軀雖然比那些戰機要來的龐大,可飛行的速度異常之快,而且還無比靈活,就像是在大海中穿行的游魚一樣。
一時間空中戰成一團,蘭斯人的戰機並不敢太過於接近三角體生物,只能在幾十米開外不停用戰機上的光束武器進行射擊,同時還要規避從旁襲來的其它三角體生物。
在和三角體生物作戰時,無論是蘭斯人還是這條戰線的其他文明都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不能接近它們周圍三十米的範圍。
只要進入了三角體周身的這個範圍,戰機的駕駛員就會產生頭暈,意識模糊,幻覺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如果運氣夠好,說不定進入這個危險範圍之後,還能駕駛著戰機脫離這片區域,從而幸運的活下去。
如果運氣背點直接喪失了意識,就會連同駕駛的戰機撞在大地上,成為一團綻放開來的璀璨煙花火球。
一艘銀灰色的的厚重戰機尾部噴吐著淡藍色高溫光焰,緊緊吊在一頭在空中極速穿行的三角體後方幾十米開外。
機身上搭載的四門粒子武器毫不停歇的將發射出去的光束彈幕潑灑向前方的三角體。
可那頭三角體就如同在大海中遨遊的游魚一般規避了大部分的光束攻擊,少數也被它周身存在的微波,干擾了自身穩定的能量結構,從而逸散在了空氣中。
“呼叫1號僚機,你從側翼驅逐它的飛行軌跡,其僚機按照原隊形繼續驅趕,一會找機會破了它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