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了一千年。
林亞梓的靈魂視野籠罩了五百個星系。
而其掌握的星球個數已經有兩千多顆。
其質量已經是太陽的三倍左右,三個太陽的質量。
在這一千年的時間裡,除了太陽之外,還有八十六顆恆星被戴森球包裹。
已經成為了可以徹底輸出能量的工具,不斷的供給著林亞梓的身體。
而這些能量在傳遞到林亞梓的身體裡面,也會讓林亞梓的身體不斷的膨脹。
不斷的積蓄著能量,然後來供給著那個恆星所在的星系裡面的其他行星。
恆星的能量有兩個去處,一個是供給那個星系上的其他行星,另一個是消散到宇宙之中。
兩者都是一種熵增行為,能量不斷的分散。
而林亞梓建立恆星戴森球的原因就是,把整個恆星散發的能量進行統籌規劃。
首先是為了不讓其消散到宇宙之中,另一個便是讓距離恆星近的星球和距離恆星遠的星球都能享受同樣的能量。
讓他們星體上的溫度都處於一個比較合適的程度,然後可以讓林亞梓的細胞在其上面大量的發育。
地球上的生靈也在林亞梓靈魂視野擴張的範圍裡面自由的發展著。
一些地球生靈早就已經自主的統一了整個星系,也有一些生靈剛剛邁入宇宙之中。
目前太陽系之中,已經移動過來幾十顆星體,全在林亞梓對引力的精密掌控下,在太陽系裡面緩慢轉動著。
這些星球幾乎將太陽系給鋪滿,每一個軌道上都有星體的運轉,而一些大型的星體周圍更是多出了好多的衛星。
林亞梓正在利用自己的身體,將這些星球緩慢的連線起來,然後讓其能夠共同運轉。
林亞梓沒敢用地球火星這種上面存在大量生命的星球,而是用了偏遠一些的星體。
木星,土星這種氣態星體。
林亞梓用自己的質量,嘗試著將這些大型行星周圍的衛星給連線起來。
一條條巨型的出手在那些衛星的表面延伸出來,不過在宏觀宇宙上來看。
就像是一個籃球上面,延伸出一根根頭髮絲一樣。
幾十根頭髮絲從這個巨大的籃球上延伸出來。
緊接著,在這個星體旁邊的另一個衛星,也在同樣的往外延伸巨型的觸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