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低智慧體漫殼花的社會形態則是完全不同。”
“這個群體的漫殼花完全喪失了智慧,他們像一株普通的植物一樣生長在庭院裡,馬路旁,花園裡,野外……”
“這些漫殼花雖然外形與高智慧體漫殼花的外形一樣,但基本上算是兩個不同的種族。”
“前者是高等智慧種族,而後者則是荒野雜草。”
對於低智慧體社會來說他們的生死都不重要,他們的外形也不重要。他們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精神文化,而是生存。
林亞梓解讀著傳入培養體意識裡的資訊,從而慢慢的瞭解漫殼花這個文明。
還真讓林亞梓猜對了,這個文明擁有兩個不同的社會形態。
一個高智慧體的社會形態,一個是低智慧體的社會形態。
高智慧體的社會很像人類的社會,是一個精神文化比較發達的世界。
而低智慧體則是跟路邊的野草一樣,完全沒有生長的自由。
不過這兩個社會也不是完全沒有聯絡的,在後續的資訊傳輸中林亞梓找到了這個文明兩個不同社會形態之間的聯絡。
根據高智慧體中的一項法律規定,由於漫殼花的繁殖能力太強,需要限制生育,一株漫殼花只允許生產一枚種子。只有這一顆種子享有智慧聚合的權利,其餘種子都需要投入野外。
這個法律說的就是,每一株漫殼花一輩子都只能繁殖一枚種子,生產的多餘的種子都將要投放到野外。
而這個法律也有地區限制條件,那就是這個法律只適用於母星和比較繁榮的幾個殖民星球而已。
對於剛剛開發或者開發時間不長的殖民星球來說,是沒有這項法律的。
因為剛開發的殖民星球肯定是缺少大量的漫殼花,需要大量的漫殼花去工作。
而這樣的情況怎麼還可能去制定超生的法律呢,一定是鼓勵超生的。
就比如黃星上面,據林亞梓觀察,這個星球上就沒有所謂的不能超生一說。他就看見他的鄰居生了十多顆種子了。
這是一個聯絡,野外的漫殼花來源是高智慧體。
另一個來源便是,當有罪惡誕生時,罪大惡極者永久剝奪其可以變成高智慧體的權利,直接將其打入自然界當中。
而對於罪刑比較輕的漫殼花來說,剝奪一段時間可以變成高智慧體的權利,將其投放到特定的田地,集中管理。
這也是漫殼花這個文明監獄的一種形式,他們沒有監獄,所有的監獄都是自然界。
而犯罪的漫殼花的懲罰方式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剝奪其變成高智慧體的權利,進行流放。
流放的地方自然是自然界或者開拓的特殊地方進行流放。
比如,這裡是流放五年的地方,那裡是流放七年的地方。這些田地一塊挨著一塊,這些流放者就像是田裡的禾苗一樣。
第三個聯絡就是,漫殼花文明中也有很多看淡世俗想要隱居的,或者窮困潦草已經活不下去的,或者為情所傷逃避生活的。
這幾種漫殼花都是自我意願去變成低智慧體的。
他們一般會選擇一個固定的地方,儲備好水分和養料,然後變成低智慧體紮根在那裡。
這樣的漫殼花都是可以迴歸到正常社會的,而且迴歸的時間全憑自願。